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四地自贸区方案获通过挂牌临近 对接一带一路

更新日期: 2015年03月25日 作者: 胥会云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对接“一带一路”四地自贸区方案获通过

  中共中央政治局24日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

  这也就意味着,几个自贸区挂牌的时间真的临近了。

  挂牌临近

  新华社报道称,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此次广东、天津、福建三地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的方案名称并不相同,其中广东、天津、福建三地的方案都是总体方案,而上海自贸区的方案则是进一步深化自贸区改革开放方案,这也是基于此前上海自贸区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改革试验。

  在3月17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将此四个方案称为“3+1”方案,并表示待履行完批准程序后,商务部和四个省市将会同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抓紧4个方案实施。

  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3月1日起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区以及上海自贸区的扩展区域内暂时调整《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也因此,3月1日成为市场普遍预期的挂牌时间,不过还是有所延迟。

  依据此前上海自贸区的经验,首先是2013年9月27日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公布,随后才是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所以各地自贸区总体方案一旦通过,挂牌时间也就临近。

  对接“一带一路”

  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此次会议中,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扩展区域后的上海自贸区一样,都被要求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一定位,也是此前中央对上海的定位。

  不过,中国目前正在构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包括了自贸试验区,还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包括内陆和沿边开放等。

  也因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4个自贸试验区要继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贯彻“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率先挖掘改革潜力,破解改革难题。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为中国区域发展的“三大支撑带”。

  此前几个自贸区都已经在几大国家战略的对接上做起了“文章”。比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3月6日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全团会议答记者问时表示,“一带一路”本身是开放的战略,而上海最大的优势是开放,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这个最大优势和最重要资源,决定了上海有条件、也有责任服务好“一带一路”战略。

  具体来说,上海可以在三方面有所作为:一是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合作;二是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三是加快建设和完善枢纽型、功能型航运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3月23日李克强会见来华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年会的境外代表时指出,中国政府正在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将继续放宽市场准入,重点扩大服务业开放,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外商营造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高效规范的行政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

  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目前,中国已经由南至北,形成了四个自贸区的格局。

  上海自贸区运行一年多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4个自贸区要及时总结评估试点实施效果,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会议强调,4省市党委和政府及中央有关部门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统筹谋划、加强协调,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方案,抓好各项改革开放试点事项实施工作,有效防控各类风险。

  按照此前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也将详细阐述三个自贸区在包括贸易便利化、金融改革等领域的改革内容。而上海自贸区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方案,则基于此前上海自贸区已经推进的相关改革和取得的经验。

  这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莫过于金改“新51条”的内容。

  上海自贸区金改“1.0版”时期一行三会的“51条意见”,被称为“金改51条”,奠定了上海自贸区在金融改革方面的优势,“新51条”的实施,则有望将这种优势继续保持。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