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境外记者团走进海螺 聚焦海螺“一带一路”

更新日期: 2015年12月07日 来源: 海螺水泥 【字体:

    2015年12月3日,由西班牙埃菲通讯社,美国彭博新闻社,新加坡联合早报,欧洲新闻图片社,法国《论坛报》、《优仕生活》,日本朝日新闻、共同社、经济新闻社、商业出版社、朝日放送、化学工业日报,韩国《朝鲜日报》,东盟财经社,澳门商报网,中国日报社等媒体组成的大型境外记者团20余人,走进安徽海螺集团,聚焦海螺在新常态下的新作为以及紧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海外布局发展情况。安徽省外办副主任黄英等有关同志陪同来访,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万涌,集团组织人事部部长、海螺水泥党委副书记汪纯健,海螺水泥总会计师周波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待了记者团一行。

    在芜湖海螺国际会议中心582会议室,记者团一行听取了海螺集团海外发展情况介绍,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提问。

    应记者团要求,汪纯健结合PPT,向各位记者朋友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海螺海外项目布局情况。

    海螺集团具有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综合优势,在国内水泥市场空间有限,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等背景下,抓住了“一带一路”战略契机,通过在东南亚等世界新兴经济体布局,满足公司不断增长的水泥需求,并有效推进资金、技术、装备走出去。至今已在印尼、缅甸、柬埔寨、老挝、中国香港投资设立12家公司,积极推进项目发展布局。汪纯健详细介绍了海螺在各个国家的项目投资、产能规划、人员配备、市场形势等情况。“十三五”期间,海螺将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围绕把海螺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大型国际化产业集团的目标,发挥水泥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投资发展水泥项目,带动我国大型装备出口、设备成套、工程总包、产品和劳务输出等相关业务在海外的拓展。
    法国《优仕生活》、日本共同社、新加坡联合早报、西班牙埃非通讯社等记者就关心的海螺水泥“一带一路”具体布局、克服国内产能过剩压力、控股西部水泥以及行业收购兼并等方面进行了提问。

       周波及相关领导对记者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回答。
    海螺的“走出去”飞速发展得益于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从2011年开始,海螺集团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海外战略布局。目前在4个国家投建项目,未来希望在这几个国家加强布点,同时谨慎地在其他东南亚国家投资。路上丝绸之路,主要考虑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投资。未来五年,海螺希望成为一家国际化企业,一是海外产能达到5000万吨,二是在五个以上国家建有项目并稳定运行,三是境外收入、资产占到总体20%左右。 

        海螺的水泥装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海螺与川崎的合作是希望将环保技术与水泥行业更好的结合起来,如余热发电、垃圾处理等,使水泥行业更加节能环保和资源友好。海螺在走出去发展过程中,不仅输出先进的技术装备,而且输出水泥行业先进的技术标准和理念,所以受到东南亚国家的欢迎。
    关于产能过剩以及收购兼并,周波表示,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水泥产量和需求量都不一样,中国正在加强供给侧管理,水泥行业状况也将得到改善,最终将通过市场竞争实现淘汰过剩产能。中国目前限制新增产能,为了使行业更加健康,产业集中度更高,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联合。海螺多年来一直坚持权证齐全、石灰石资源丰富和工厂靠近市场等收购标准,西部水泥符合海螺要求。海螺水泥与西部水泥的合作基于双方可以优势互补,海螺在管理、技术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帮助西部水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双方在市场上进行整合,符合国家提高产业集中度的要求。相信双方合作可以进一步提高西部水泥在新常态下的竞争力,海螺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提高市场集中度,改善产能过剩状况。

    万涌代表集团公司对境外记者团走进海螺表示热烈欢迎,对安徽省外办和上海外办的工作人员搭建的交流机会表示感谢。他表示,采访结束后,媒体朋友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继续关注海螺的发展,希望大家给海螺更多的支持,欢迎各界媒体再次走进海螺。

    黄英为此次境外记者团走进海螺做了总结。她首先对海螺集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说,走进海螺,感到十分震撼,尤其感受到了海螺的人性化管理和以人为本。海螺之所以发展到今天,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取决于海螺人,取决于海螺创立伊始就以人为本,海螺的“一带一路”也是得益于海螺人的共同努力和顽强拼搏。海螺在海外的投资发展速度也十分令人惊喜。希望境外媒体继续关注海螺集团,关注安徽,为美好安徽多做宣传。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