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新型城镇化试点“62+2”方案初定

来源: 来源: 财经国家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0日
    11月7日,2014年城市中国计划年会在北京市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城镇化:远见、战略与行动》。
 
    参会的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在演讲时透露,国家发改委已经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的重点工作分工落实到各个部门,明确了今明连年的工作重点,要求各个部门不遗余力地向前推进。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推进两件事。
 
    一件事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
 
    国家发改委和其他11个部委初步确定了"62+2"的试点方案,即在62个市、县和两个省(安徽、江苏)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试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二是建立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三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四是探索更加高效的、行政成本更低的"镇改市"模式。
 
    徐林解释,通过新型城镇化试点,将探索城市基础建设多元化的、可持续的、成本合理的融资模式,同时探索建立一套合理的债务风险控制制度。目前财政部正在热推的PPP模式,即怎么更好的引入私人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新型城镇化试点的重要内容。
 
    在徐林看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最难的。改革的复杂在于要实现多重的目标,一方面在农民进城的过程中要有效保护农民产权,另一方面要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要使农民的耕地通过流转实现更有规模效益的经营。徐林透露,新型城镇化试点将进一步探索农民宅基地使用权、耕地承包经营权保护问题,以及在银行抵押后的产权保护问题。
 
    据了解,我国在1997年以后基本停止了设市,但是我国目前人口超过50万的建制镇很多,比如东莞的虎门镇已经有60、70万的人口了。按照过去的划分标准,超过50万人口就属于大城市了,如今这些地区仍按乡镇设置,显然不利于管理。
 
    但是,徐林表示,业界有一种担心,就是"镇改市"以后会不会把政府的框架拉的很大,城镇化成本变高?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试点过程当中,同时将探索改变政府的架构。不一定上面有什么机构,下面就配什么机构。
 
    "我觉得在基层政府是最适合做大部制改革的,不需要设那么多的政府部门,行政成本自然会降低。也不是一定要设四套班子(党、政、人大、政协)。"徐林说。
 
    据悉,国家发改委希望通过新型城镇化试点,就上述问题面临的不同思考和想法,找到一套切实可以普及、复制的做法。
 
    徐林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在推进的另一件事是编制"3个1亿人"的实施方案。
 
    按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要求,推进城镇化要把"3个1亿人"作为重点,即到2020年,要使1亿目前已经在城镇工作居住的农民工能够落户,要让目前在各类城镇居住的1亿人通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实现居住条件的改善,要使1亿中西部农民就近转移、就近城镇化。
 
    徐林强调,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目前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新",理解上还不是很到位。其认为,首先,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跟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结构的提升,人为的把农民往城里赶,这就不是自然的过程,而是人为的"拔"的过程。因此,一定要顺应自然发展规律,顺势而为地推动城镇化;其次,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既能让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也要让不愿意落户的农民工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我国之所以编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是因为我国有一些制度障碍阻碍城镇化自然发展。因为中国城乡制度分割,特别是建立在城乡户籍制度基础上的社会待遇、福利的差异化,阻碍了发展要素的自由流动。"徐林说,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推进制度的改革,消除阻碍城镇化发展的城乡分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