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缅甸的海螺人(下)

来源: 来源: 海螺水泥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7日

    上技改

    营利是企业的属性,但现代企业的跨国发展绝不是简单的“投资+赚钱”。海螺“走出去”,坚定地抱着一个想法:输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装备技术,推动当地行业进步和经济增长,追求长期发展和受益。

    2014年3月31日,与缅甸第三重工集团公司签署“项目过渡期协议”后,4月1日海螺交接工作组就入驻现场,开始了资产盘点、人员梳理等交接工作。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真没说错。皎施水泥厂隶属于缅甸工业部下属第三重工集团公司,算得上是缅甸的正牌国企,接管时262名员工可都是捧着“铁饭碗”的人,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刚来时,缅方的员工都是看着中方人员做事,你叫了,就跟着干会儿,但不会主动做事。

    夏贤清,缅甸区域委员、缅甸海螺常务副总经理,在国内曾先后在海螺水泥生产线、装备等管理部门和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工作过。但他刚到缅甸那会儿,充当着“工头”的角色。他清晰记得,第一次进入皎施工厂日产400吨生产线时,地上、扶手、楼梯,所见之处都是厚厚的积灰。上到窑头时,他更是惊得目瞪口呆——窑头罩上竟然堆积了和整个罩子体积差不多的料粉。原来,生产线投产后就到处跑冒滴漏,积灰从没清理过。

    “必须赶紧清掉!”这个想法立刻从夏贤清脑海里像潜射导弹一样钻了出来。“再不清理,恢复生产后,整个窑头罩极有可能垮塌!”

    老线现场隐患和环境整治,成为海螺生产恢复小组的首要工作。夏贤清戴上防尘口罩,率领海螺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捋袖上阵,开始了窑头罩积料的清理。几天下来,清理的料粉竟然有2吨多。窑头罩清爽了,隐患消除了,缅甸员工的眼神里也多了一丝敬意。随后,他们全力开展400t/d老线现场隐患治理和环境整治。

    聂建峰,缅甸海螺总经理助理,虽然曾有过一段驻海外总包工程现场的工作经历,但刚来缅甸时还是经历了一个艰难的“磨合期”。那时,住宿等生活非常艰苦,缅甸气温又高,一到现场就汗流浃背。老线原来的设备运行了十多年来,缺乏维护保养,设备突发故障特别多,一有问题就得赶到现场。到了现场语言不通,翻译人少,就只能在纸上画图交流。生活条件差、语言交流难这些还都好克服,管理等方面的理念差异就不是那么容易克服的了。

    原来,输送料粉的拉链机坏一节就修一节,修好后刚开没多久,别的地方又断了,只好再停机再修。就这样,修好再转、再断,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整个生产线上无序的管理、被动的补救,导致生产线运行管理陷入绝境,工厂经营病入膏肓。大家也完全明白了,为什么缅甸工业部要全球招标。生产组织、生产线运行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没有强劲的外力推动难以扭转,没有规范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没有启动改造的资金,这个厂将关门倒闭。

    缅方的员工是幸运的。李鑫说,我们来了以后,牢牢遵循着“互信、包容、沟通”的六字方针,充分信任合作方,尊重并主动融入缅甸的文化,重视和缅方人员的沟通。海螺员工工作强调计划、强调执行力,强调工作结果,而缅方人员工作随意性大,紧迫感不强。刚开始双方人员共同工作,出现意见不一致就难免会“生气脸红”,但在“对事不对人”的碰撞、交流和磨合中,双方渐渐走向相互理解,海螺管理人员也摸索出可行的管理和工作方式。

    在和缅方人员充分交流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对老线的全身CT式诊断,海螺开出了技改手术良方,他们编制了石灰石堆取料机、空压机、电收尘、煤磨、预热器、包装机六大项技改,水泥磨、原料磨等工艺设备144项自营检修和小技改,投入600万元进行改造,让老线重新焕发生机,还员工一个安全、环保、整洁的工厂。

    技改后第一个月,也就是2014年10月份,生产运行产量、质量指标明显提高,当月产销双双突破了11000吨,刷新了建厂12年来的纪录。在提高工厂效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员工工资收入。他们还组织人员对工厂原有停用的食堂进行改造,恢复使用,对生产班组的破损桌椅进行维修,改善员工现场生产和后勤生活条件。随后,缅方部分工作人员还被分批组织到中国,参观海螺在云南的水泥厂,了解水泥生产运行的正常状态,接受工艺、装备原理和操作技能等培训,切身感受现代化工厂的生产组织和生活环境。至此,缅方人员认识到:这批来自中国的海螺人,是来我们这做事的,确实让员工得到了实惠。缅籍人员从内心逐渐接收和认同海螺管理,在生产运行中再遇到问题,他们就开始主动找中方人员,共同寻找解决方法。400t/d生产线恢复性技改的成功实施,也为5000t/d新线项目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抓建设

    如果说技改盘活了老线这部分存量资产,那BOT协议中签订的5000t/d新线工程,就是装备先进、环保节能、规模庞大的优质增量资产。

    2014年11月13日,皎施工厂BOT协议正式签订,11月15日5000t/d新线主体工程正式动工。

    在国内,海螺建一条日产5000吨生产线那也就跟孩子玩积木搭个城堡差不多。选址、论证、规划、出图、招标……流程清晰,设计院、工程部、装备部、供应部、业主单位“五位一体”,责任明确,运行顺畅。然而,到了缅甸,远离总部没有依托,作为大后方的云南区域毕竟也隔着国境线。国内的那套流程方法,照搬到这儿就不灵了。

    缅甸工业基础薄弱,建材奇缺,钢筋、水泥等工程用材和建设设备等都得从国内运来。在国内钢材采购不成问题,就近在云南某钢企采购后,却得知缅甸海关并不按合同金额收税,怎样才能顺利过海关?过关后又怎么运到工程现场?这些在国内不算什么的事,到了这儿都成了问题。

    缅甸区域副主任朱立学深有感触地说,我一直在海螺工作,参与了七个项目的建设,一直负责矿山的开拓和开采管理,但从来没有建过搅拌站,到缅甸我们自己建起来了,这在海螺集团是头一次。混凝土少不了骨料,我们也自建了骨料加工厂。

    为了入乡随俗,避免文化习俗上的水土不服,缅甸海螺在埋头苦干建设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并积极融入当地。公司响应当地募捐活动,主动为寺庙、工业区佛塔捐款;2014年10月,在得知皎施工业园区医院部分药品断药后,公司送去了药品,缓解了医院用药难题;2014年12月和2015年3月,缅甸海螺先后两次组织环评、社评现场审查会议,邀请了公司附近居民参加会议,解答居民提出的问题,项目建设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公司还邀请中国驻曼德勒总领馆官员赵其慧先生到公司参观指导,开展中国公民在缅工作安全注意事项专题培训。

    海螺倡导“先生活、后生产”,合作方也尽力想办法为海螺入驻人员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但毕竟是创业,是在异国他乡,条件最终是要靠自己创造。当记者在了解后勤生活条件时,管理部的张龙介绍:2014年6月1日,我和其他从集团抽调的第一批技术管理骨干一共12个人奔赴缅甸。当天下午四点半到达皎施项目现场。因缺宿舍,大家全部被安排在离项目部步行约20分钟的园区旧房屋内,有些房屋竹编墙和屋顶已出现破洞。来之前,听说缅甸缺电,谁知当晚吃饭时就停电了。夜间气温还有36度,根本睡不着。房屋外自制的公用水箱是空的,没水用、更谈不上洗澡。好在在集团公司和合作方的大力支持下,临时新建的四栋平房陆续投入使用,现场办公后勤条件陆续改善。

    工程建设伊始,缅甸项目部设在了皎施水泥厂东南侧,原工厂的八间招待用房作办公生活用。加上合作方的人员,共有30多人在此开会、工作、吃饭和住宿。食堂里有八张桌子,早上六点半吃饭,饭后员工很自觉地清洁饭桌,然后并拢成长条桌开早会。就这样,一天忙碌的工作从公司早会开始,各专业组陆续汇报当天工作。工作中的研讨会、周会、协调会也都在此召开。住宿是三人一间,拥挤得两张床之间只能容一个人走过,没有衣柜,蚊帐是用铁丝悬挂的,个人物品就放在自带的箱子里。这样的日子持续了约半年,就是在这样的生活办公条件下,完成了开工准备,并且工程开工不过四个多月,大部分已具备交付安装的条件。

    问及入缅创业的经验体会,李鑫说:首当其冲,就是要适应投资国的国情,按当地法律规则办事。第二是必须要统筹好市场与工厂、工厂与社会、海螺与合作方、中方与缅方人员等各方面的关系。而随着项目人员逐渐增多,他更体会到经营企业,最重要地是经营人心。国内的员工自愿到海外来,都是想锻炼自己,想干一番事业。那就要给他一个成长的平台,在创业中展示他的才干,让个人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作为海螺在缅甸创业的领路人,李鑫已经开始思考谋划长远发展。工厂盘子很大,搅拌站等和主业配套的产业项目,是不是也可以尝试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让员工有投资入股的机会,在海外也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捆绑。让到海外创业打拼的员工,有机会享受集团海外发展的成果,吸聚更多优秀的人才到海外来,让大家愿意在海外干上三、五年,保障项目建设和稳定运行。

    是啊,海外项目离不开各专业的人才。据统计,缅甸项目部现有海螺外派的技术骨干31人,平均年龄为29岁,20人已婚,11人未婚。出国时,有妻子怀孕在身的,有宝宝才半岁的,有恋爱正要举行婚礼的,有刚恋爱的……汪国兵,大学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2007年加入海螺集团,2014年11月18日奔赴缅甸,现任生产技术部机械技术主管。出发前,他妻子已怀孕7个月;2015年春节,他在缅甸为甲供材料厂生产保驾没有回家。3月1日凌晨,他可爱的儿子在芜湖出生,此时的他还在缅甸皎施5000t/d工程项目的骨料生产线上组织人员开展夜间设备检修,确保白天正常生产。第二天,他才向公司请假回国,在芜湖利用休假时间自己也做了个手术。

    同缅甸海螺管理人员座谈时,大家畅所欲言,有两句话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海螺走出去发展,我自豪我是其中的一个!”

    “等项目主要工作落定,腾出精力,就又要背着水壶、锤子,带队伍出去踏勘了,项目是靠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