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周收盘,上证综指报3744.20点,一周上涨2.20%;深成指报12753.05点,一周上涨3.06%;创业板报2576.99点,一周上涨1.46%。上周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8月6日两市成交降至本轮调整以来新低475亿股,相比5月28日最高峰1300亿股萎缩64%。
从行业板块表现来看,建筑材料、汽车和交通运输等行业涨幅靠前,分别上涨8.36%、6.07%和5.91%,非银和休闲服务等跌幅较大;主题上,超级电容、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等概念表现相对活跃。
短期反弹的持续性有限,建议低风险资产+转型大方向的策略,低风险资产包括现金、低估值蓝筹等,中等以下仓位参与反弹。同时继续推荐国企、地下综合管廊、新能源汽车、冬奥会、铁路改革等投资主题。
西部证券:
目前短期均线相互交织,并未出现较为明显的方向性信号。而上方4000点附近是半年线通过的区域,再往上同样有60日均线压制,在指数没有能够有效突破这些中长期均线之前,市场仍会呈现箱体震荡格局。
招商证券:
大部分看多的投资者都是抱着博弈一把的心态,而近期的基本面变化也并不支持产生非常乐观的预期,原因有三:尽管CPI和PPI的剪刀差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中下游企业的利润率水平尚可,但这主要是出于需求端的超预期下滑;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从适度宽松更偏中性;新经济的投资故事也暂时因为事件性催化剂逐渐减少而暂时缺乏持续动力。
长城证券:
在没有新的基本面变化情况下,阶段性底部上周已经出现,短线市场向上概率明显大于向下,而在4300点以下更多地将回到市场自身运行规律上来。
中金公司:
上周成交量萎缩,但市场情绪有所恢复,短线市场有望进一步活跃。政策预期及国企改革将成为近期板块和个股挑选的重要参考,部分下跌较多的成长股也具备反弹性机会。
值得珍惜的反弹窗口积小胜为大胜
一、展望:下半年值得珍惜的反弹时间窗口
财政加力,而货币未紧的时间窗口,未来数周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蜜月期。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推进,万亿规模的重点项目陆续启动,以落实中央托底经济的决策,将提升相关细分行业的短期景气度以及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另一方面,短期流动性环境异常宽松,在新一轮财政扩张初期对于配套资金的需求相对有限,尚不会对股市流动性形成“挤出效应”。但是三季度末的不确定性上升,因为9月中下旬有美联储加息风险以及猪价、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压力,届时货币政策可能处于观望期。而积极财政政策确定处于需要大规模资金的实施阶段,根据IS-LM模型,后期短端利率存在走高的可能。因此,未来数周政策组合蜜月期值得珍惜。
管理层救市维稳取得主导权,而空头失去做空筹码的时间窗口。“国家队”近一个月在相对低位承接数以万计的筹码,而全部A股的自由流通市值也不过19万亿元。真正的空头已抛弃筹码并受到约束而没有了做空力量,反而成为潜在的多头,其他的大多数是“滑头”。而至少现阶段“滑头”仍深受股灾损失,还不到获利回吐并大规模转变为空头的时候。现在的市场是惊弓之鸟,但后续随着政策的确定性和反弹的持续会改善预期,毕竟中央明确表态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那么从稳定信心、恢复市场造血功能角度,救市资金会类似当年中国香港1998年救市那样维持较长时间内不退出。因此,对上证综指也要保持底线思维,在相对低位可以积极乐观一些。
周期品价格淡季反弹,而延续性尚无法证伪的时间窗口。近期,水泥、螺纹钢、铁矿石、碳酸锂等产品受到财政刺激、低库存等因素影响价格上涨,至少在9月小旺季之前不易被证伪。而此前投资者对此轮稳增长财政扩张的受益行业普遍预期悲观,从而有个预期纠偏的时间窗口。
IPO暂停、股东减持受限,而产业资本对壳价值偏好上升的时间窗口。7月份二级市场上出现举牌潮,共23家上市公司首次发布被举牌公告,创2014年以来新高。尤其是30亿市值以下、股权相对分散的“净壳”频频受到市场追捧,举牌者以中科汇通和险资为主。
严重缩量再次引发自救式反弹的时间窗口。近期市场再次严重缩量,至少说明短期进一步杀跌动能不足。两市成交金额缩到顶点的三成,投资人不是观望就是退出,就连此前高仓位的公募基金从整体净值表现看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仓。近期基于震荡市反向博弈策略,一直强调上证综指3600点以下时,投资者应当怀着怜悯的心买入,因为市场哀鸿遍野。看似不同的去杠杆交易或许会影响缩量的极值,但至少成交金额短期边际上的大幅变化折射出人性的贪婪和恐惧,这才是看“量”的根本目的。如果非用找“极值”找“拐点”的思维做投资,殊不知股市也逃不开“缺陷美”的宿命。
二、短期投资策略:积极应对反弹时间窗口,积小胜为大胜
值得参与的反弹机会:立足基本面和政策面的确定性,寻找筹码松散之处进行突破,规避“堰塞湖”类股“跌深反弹”的诱惑。
短期基本面上的确定性,包括行情景气度高的养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白酒、餐饮旅游、航空等,也包括攻守兼备、估值和盈利匹配度高的金融、医药等行业的二线蓝筹股。
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加码的领域,包括水泥、海绵城市规划、环保PPP、建筑、管网、电力设备和清洁能源、冬奥会和京津冀等区域相关的基建、受益于新批准的重大工程项目的公司。
波段操作政策面的确定性:军工、国企改革,国企改革的投资机会重在利用并购重组推动转型。具体来看:a)试点公司,包括央企“四项改革”试点以及各地试点公司,容易形成联动效应;b)强强合并的机会,从提升国际竞争优势角度,海外业务收入高且属于同一业务板块的央企合并可能性更高;c)“大集团,小公司”,特别关注拥有先进制造业资产以及通过海外收购资源、技术、品牌做大做强做优的国企;d)业务转型的机会。
短期有安全边际,长期跟着产业资本:并购重组、近期被大股东/高管大幅增持、举牌的股票。
股灾重灾区TMT也会趁机演绎跌深反弹而且短期弹性大,但是更适合小资金博弈;而机构投资者要抓住自救式反弹的窗口期,趁反弹优化持仓。毕竟机构重仓的题材股等“堰塞湖”泄洪风险仍需警惕,而大资金做反弹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出得来。
仍处区间震荡格局看多逻辑待推敲
“地量”信号出现,但有效性存疑。上周四两市成交7071亿元,老股民都记得一句话“地量见地价”,股谚固然值得参考,但我们还是应该秉承客观的分析。对于“地量地价,天量天价”股谚进行回测可以发现,胜率只是刚过六成而已。如2014年12月9日就曾出现过“天量天价”的声音,可事实是“天量”后面还有“天量”。我们认为这一次缩量不同于以往,必须认识到当前市场在制度规则和博弈格局上的扭曲:除单一结构化信托外,场外配资被拒之门外;股指期货和量化交易监管趋严使得对冲资金在二级市场的操作减少;机构投资者被限制净卖出,同时买入也会变得更加谨慎。这些都使得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次“地量”信号的有效性。
部分乐观投资者的强烈看多逻辑有待推敲。除了“地量”之外,强烈看多的逻辑不外乎三点:低仓位,没卖盘,中期大类资产配置格局仍有利于股权。但我们认为这些逻辑在前期高点4100点时同样存在,只能维持当前的震荡格局:
对于低仓位,需认清基于存款搬家的增量资金博弈进程已经结束,目前已进入逐步减量过程,公募基金后续赎回压力仍然较大。至于绝对收益投资者,在年内任务已基本完成情况下,如果市场仍缺乏投资主线和诱人的空间,很难大举加仓参与弱反弹;
对于没有卖盘的说法,未来IPO和再融资重启难免对存量博弈格局造成冲击;部分投资者被限制净卖出,悲观观点并未充分表达;8-9月定增接近放量,银行为确保有限资金的安全也可能产生客观的卖出量。从短期博弈角度,在市场缺乏中长期逻辑支撑情况下,单纯博反弹的交易型投资者在买入的那一刻实际上就变成了潜在的卖盘,而不幸的是交易型投资者恰恰是边际资金力量。
至于中期大类资产配置格局是一个长期逻辑,市场需要时间休养生息,需要时间深刻反思,需要时间通过资产注入、员工持股计划等形式将基本面做实并跟上2014年下半年以来快速上涨的股价。因此,真正有说服力的看多逻辑是什么?我们认为一定是要看到有一批新经济龙头标的已初步具备了中长期投资价值,开始出现逻辑扎实的赚钱效应。
如果想积极调仓,建议关注有边际变化的“稳增长”和国企改革,但也要选“成长”,重点关注:中游部分产品价格企稳上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新能源汽车受益标的。区域投资机会;至于国企改革,最适合我国国情、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国企改革形式就是央企合并,从股票表现角度说也属于短期难以证伪的方向。
定向出击
市场处于战略相持期。(1)上周市场底部徘徊,成交量萎缩。政策底后有市场底,成交量萎缩是重要指标。而成交量萎缩已近极值,只是时间上还不够。(2)当前投资者对市场的担忧集中在两点:一是猪价上涨和美联储加息导致的货币政策转向,二是增长乏力、需求不振下的上市公司盈利下滑。此外,担心个股估值仍贵。
对于市场底,第一类是价值底,绝对估值便宜,但价值底史上少有;第二类是价格底,趋势投资者认为该位置有盈利空间,形成中期底部。当前场内投资者仓位偏低,说明对负面因素有预期。未来若美国9月未加息,将好于预期,加上10月份将讨论十三五规划,届时可能形成新的投资主线。
定向突击战已打响。(1)市场大跌后的震荡阶段投资者决策短期化,追求确定性的政策催化,如城市地下管廊主题。(2)对于成长股上周新能源汽车主题受到热捧,背后源于基本面数据利好。转型方向的新兴行业是牛股主战场,不过股灾已经改变市场风格,选股更重业绩。
应对策略:集中优势兵力定向突击城市管廊建设和通州板块。前者如伟星新材、纳川股份、永高股份、隧道股份、苏交科等,后者如中国武夷、华夏幸福、首开股份、冀东水泥、金隅股份等。
中期精选成长股,配置业绩稳定白马。自上而下“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引领的技术渗透、制造升级,自下而上收入水平上升和90后消费群体崛起推动的娱乐健康消费。
震荡吧新的轮回
救市以来A股市场最大的基调是维稳,维稳期间不放弃不抛弃。维稳一日不变,言A股彻底坠入熊市或重拾长牛行情都言之过早,循着技术图形和市场情绪短期变化进行震荡市中的波段操作可能是最优策略。
最近两个周末市场情绪缘何有如此大的反差。1)上周末几近绝望后市场并未破位下行,从而给了再度轮回的希望。近期双底图形的构筑过程伴随着恐慌情绪释放,反映在融资余额上——上上周从1.4万亿元掉落到1.3万亿元,上周则在破了1.3万亿后再度回升到1.3万亿以上。2)客观基础是市场下跌过程中,机构仓位的不断降低,从而为反弹积蓄了做多力量,而成交量的显著下降又意味着做空力量的衰竭。
近期新关注的投资热点:1)基建产业链。7月底中央政治局为后续经济工作作了重大部署,重点关注三农建设、轨交建设、中西部铁路、民生工程、制造业转型五大领域,今年被频频点名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值得重点关注,包括上周异动明显的水泥建材。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汽车整体销量增速下行,但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3)冬奥会主题投资余热未消,篮球世锦赛主题投资浮出水面。4)中远、中海两大航运集团组建改革领导小组讨论整合事宜,旗下上市公司集体停牌,将再度催热央企整合概念。
投资建议:短期买入,逢关键点位卖出。热点追新不追旧,首推央企改革概念和篮球主题,配置上仍然倾向于高景气度的养殖和航空板块。
积极的变化正在发生
市场主要风险得到释放。最近的市场环境呈现出增长担忧与通胀担忧叠加组合,目前看这种组合正在出现积极变化:1)经济增长角度,稳增长措施不断推出,经济缓慢下行虽然仍是趋势,但不至于出现2008年或2011年的快速下行局面;2)流动性角度,央行已经明确表述不会因为单一品种价格上行而采取措施。通胀数据仅仅是反映经济冷热程度的工具,当绝大多数工具反映经济处于偏冷状态时政策取向是明确的。目前的情况是已经听到楼梯声,尚未见到实际动作,市场层面是债券发行利率和票据贴现利率出现改观。上述变化意味着最近疲软的市场环境出现改观,预期这种相对积极的环境将一直延续到下一个负面因素出现,其中,美国加息的影响最值得重视。
估值行情的尾声将会很长,核心原因在于两方面:1)2012年开始的经济增长平稳下滑没有结束,预期将持续到明年下半年,在此基础上流动性水平的趋势性改善不会结束,而这仍然是市场的积极因素;2)在经济不断走出困境过程中,企业转型创新过程仍将延续,这种尝试或变化意味着有博弈机会。因此,后续几个季度估值行情将进入尾声阶段。
行业角度关注新型稳增长领域,主题机会仍将占据主导。建议从两个角度选择机会,首先是关注发改委五大投资领域中的轨道交通和集成电路,PPP项目中的环保水务、地下管廊。其次仍然是各种主题性机会,如国企改革、京津冀物流标准化、机器人产业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等。
一致预期幻象
做好区间交易
一、一致预期并未充分形成
近期路演中遇到一个广泛的问题是,新的市场一致预期是不是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正在形成一个直观感受:即谨慎的一致预期已经形成。这一感受源于自6月中旬以来市场快速下跌,以及近期来自各个层面的悲观反馈。但我们认为一致预期并没有充分形成,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自6月中下旬开始,市场风险偏好已经出现边际下滑。此外,在交易层面上,微观结构问题也在逐步开始暴露,这使得A股的估值体系出现调整。
近期市场中有人拿本次调整和2013年6月的“钱荒”做比较,两者之间的核心差异在于今年的市场调整更多源于估值体系,而“钱荒”造成的调整则源于估值体系中个别变量的变化。从我们和市场更广泛的沟通及调研中可以看到,市场中较为乐观和较为悲观的观点都同时存在,当下市场预期并不支撑市场形成新的、显著的拐点。
二、沿用底线思维,做好区间交易
市场一致预期尚不明朗,所以市场存在交易性投资热点。从监管救市举措来看,A股3400点到3600点的救市底线近期在进一步夯实。流动性水平已经向后危机时代回归,部分交易型投资者会逐步回归市场之中。维持对市场震荡的观点,震荡区间在3400点到4300点之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视从交易中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市场行业轮动和主题轮动特征会更加明显。短期国企改革(特别是央企改革)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要因素,部分行业的季节性景气也将驱动市场交易性投资热点的出现。
三、行业与主题配置
行业配置推荐:1)行业趋势好、子行业景气度高、业绩增长明确的传媒和养殖;2)性价比高,叠加改革预期确定性大,低配明显的电力(国企改革和电力改革利好);3)受益于财政政策发力预期,市场认识尚不充分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主题方面,央企改革预期在即催化国企改革主题,推荐央企试点中的中国巨石、现代制药;受益央企整合预期的中煤能源、中国重工、千山股份等;十三五规划带来信息经济、清洁能源、区域经济规划等主题投资新机会,信息经济推荐受益信息基础设施改善的中兴通讯、亨通光电,以及“互联网+”新佼佼者中的步步高、乐普医疗;动力电池成为清洁能源主题新焦点,推荐东源电器、多氟多。
靴子落地阶段反弹可期
通胀符合预期,货币短期难转向。上周末陆续公布了进出口和通胀数据,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目前看来短期不用担心通胀,而是要担心工业品价格的快速下跌。市场前期对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心短期内不会出现,货币政策将维持现状。
投资者担心释放后,市场将迎来反弹。市场前期一直踟蹰不前,主要是因为对货币政策、股市政策将如何变化尚不确定。这些担心都是中长期的,有些是过度担心,短期来看这些担心对市场的影响已经阶段性释放,市场将迎来反弹,主要原因有三:(1)货币政策方面,通胀数据显示货币政策转向短期内不可能出现。(2)市场对救市资金如何操作有较大担心,目前看来谈退出尚早。证金公司支持股市的资金储备总量可能高达5万亿元,维稳态度较为确定。(3)目前私募仓位极低,基金公司的持仓也较为谨慎,可见关于货币和股市政策的担心已经阶段性地反映在了仓位上。上周市场在震荡中经受住了对IPO和再融资的担心,也说明了市场对此预期充分。虽然这三个方面并不是直接的利好,但可以理解为利空影响得到了消化,反弹可以期待。
继续关注地下管廊建设和国企改革。近期管理层多次提到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国企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下半年国企改革动作可能会比较大,而目前中远集团、中海集团旗下公司的整合已经展开。由于国企改革将是自上而下,第一阶段可能会以央企作为标杆进行整合,央企整合机会大于地方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