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工业控制产能过剩出重拳 叫停同一控制人不同企业间“产能置换”

来源: 来源: 中国证券网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9日

  国务院办公厅18日发布《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2020年底前,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设项目;2017年底前,暂停实际控制人不同的企业间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置换。
  对此,中国水泥协会信息中心副主任陈柏林向上证报记者表示,叫停不同企业间的“产能置换”是《指导意见》的一大亮点,这有利于压减建材工业的过剩产能。
  同时,推行错峰生产和停止低标号水泥生产,也会促进市场供需平衡,缓解产能过剩矛盾。另外,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探索设立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有利于行业龙头企业更积极地进行产业结合,也让竞争力较差的企业更主动地退出市场。
  记者注意到,《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再压减一批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产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区间;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量排名前1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60%左右;建材产品深加工水平和绿色建材产品比重稳步提高,质量水平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着增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材工业效益好转,水泥、平板玻璃行业销售利润率接近工业平均水平,全行业利润总额实现正增长。
  “要实现全行业利润总额正增长,这是肯定有压力的。但是,如果各方把文件落地到位,这个目标还是能实现的。”陈柏林向记者表示,文件提出压减过剩产能,有诸多接地气的政策“亮点”,对于整个水泥行业很有“含金量”。
  陈柏林分析说,例如,文件明确提出,要“严防借开展协同处置、发展工业玻璃之名建设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的项目。”这就让那些仍“贼心不死”的企业“收手”,而给那些真心想置换落后产能的企业腾出空间。
  “推行错峰生产也是很实际的措施。”陈柏林告诉记者,以往错峰生产是在北方采暖期实施,《指导意见》将这一做法推行至其他区域后,其他区域企业也就可以“降低负荷、合理限产”,而不会背负“垄断市场”或“操纵市场”的恶名。同样,文件提出,停止生产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重点生产42.5及以上等级产品,也利于“去产能”特别是落后产能。
  在陈柏林看来,探索设立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的做法也很有创新性。
  “其实质就是,在国家主导下,努力有实力的企业,拿出一部分钱来,补贴给竞争力不足的企业,以促进产业整合重组。”陈柏林说,这项措施有探索性,如果获得市场各方认可,将极大地促进水泥产业优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