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环保部长发言内容水泥相关的解读

来源: 来源: 兴业证券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09日

  事件:
  2017年1月6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召开媒体见面会,就大气污染防治相关问题与媒体进行了沟通交流,其中提到关于京津冀水泥的一些问题,对此我们作了简单的梳理和点评,具体如下:
  点评:
  内容中提到从从六个方面来强化冬季污染治理,其中第三条“加大工业企业冬季错峰生产力度”中,重点强调了2015、2016年同工信部实施的冬季水泥错峰生产。水泥错峰生产最早于2014年11月1日率先在新疆试行,随后东北三省于2014年12月1日也开始试行,为期都是4个月,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4省2市也从2015年1月15日开始实施,期限为2个月。2014-2015年冬季七省一区两市的错峰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有效压减了熟料产能,减少水泥熟料产能8556万吨;
  2)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共减少煤炭消耗107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3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9.2万吨,减少粉尘排放3.3万吨
  3)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错峰生产因熟料库存减少等因素水泥企业共减少流动资金占用90多亿元;
  4)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全行业亏损区域明显减亏;
  5)错峰生产试点地区共涉及水泥企业410户,从业人员15.3万人,企业顾全大局保证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和职工队伍的稳定。
  2016年10月28日,工信部、环保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在2015年北方地区全面试行错峰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2016—2020年期间水泥错峰生产,力度进一步扩大:
  1)错峰生产范围,北方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所有水泥生产线,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但承担垃圾协同处置的生产线可以不参加,据统计,这部分生产线目前产能规模不到10%。
  2)错峰时间安排,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自11月1日至次年3月底(5个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自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4个月);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自12月1日至次年3月10日(100天)。
  我们认为,在大气治理趋严的背景下,特别是冬季雾霾未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水泥错峰生产将常态化,且力度会越来越大。
  整体上,我们认为本次环保部长的发言对区域水泥行业实质性的帮助不明显,正面性更多得体现在市场关注度和风险偏好的提升。而对于京津冀水泥,我们是持续看好,重点推荐冀东水泥。而对于冀东,我们强调几点:
  1)2016年的扭亏基本无忧,“ST”以及重组失败的风险可以看得更淡一些;
  2)2017年的盈利可以更乐观一些,公司在区域已经有很强的定价权,而未来3-5年内区域需求仍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我们认为重组后冀东的水泥业务每年至少能贡献20-25亿的利润,而如果价格的表现更好一些,盈利向上的弹性很大;
  3)关于公司业绩其它方面的贡献,我们认为还是颇具看点的,比如说商混、环保业务、京津冀以外区域水泥资产的处置和京津冀区域淘汰产能的土地溢价等。
  4)几个方面叠加起来,冀东的估值也就在10倍附近,而随着财务、管理费用等的降低,估值可能还更低一些,且2-3年内这个业绩至少还是能保持的。
  风险提示:重组失败,需求大幅下滑,其他业务出现较大程度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