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平兩策略 帶台泥轉型

来源: 来源: 經濟日報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07日

    台泥集團董事長張安平上任40天,提出經營兩大策略,包括:一、水泥產品精緻化,未來要朝向綠色水泥發展,二、為改變外界印象,未來台泥營運觸角將延伸到歐美。

    張安平昨(5)日說,台泥過去所訂定的1億噸產能的期許,並非是他的經營目標,他的想法是,將思考如何從本業衍生出更有附加價值與社會公益的營運模式,以環境友善(Eco-Friendly)為起點,轉為生態水泥(Eco-Cement)事業,同時,不排除將台泥觸角,從兩岸延伸至歐美市場。

    台灣大學昨日舉行就業博覽會,台泥2005年參與設攤至今已12年,過去前董事長辜成允年年到場與年輕人交流,今年張安平接下大家長棒子後,也親自到場,頗有「薪傳」味道。不過在公司經營層面,張安平卻有自己的想法。

    張安平提到,目前台泥兩岸總產能已達7,570萬餘噸,其中在大陸的總產能為6,530萬噸,在對岸早有市場發話權,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及大陸環保標準持續提高,產能並非掌握市場的主要指標,而是要做「不同」的東西,例如,台泥安順廠開始處理家庭廢棄物,透過水泥廠高爐溫度1,600度,可以讓戴奧辛燃燒殆盡。

    張安平強調,未來台泥還是會擴產,只是速度不會太快;另外會積極投入兩大任務,一、產品精緻化,透過製程改善或調整,讓能耗降低、效率提高,產出綠色水泥;二、改變外界對水泥印象。「你隨便去拉一個人進來問他對水泥業印象,多半是高汙染、高耗能,但水泥其實是最綠色的建材,」張安平解釋,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羅馬萬神殿,就是用水泥蓋成,論碳足跡與使用年限,水泥是十分綠色建材。因此張安平希望,台泥安順廠處理家庭廢棄物為起點,未來台泥在大陸所有工廠也可以開展這項事業。

    此外,張安平提到,大陸並非水泥廠唯一的市場,所以台泥的觸角不排除會向西方延伸,「已開發國家是有很好的標的物」,但目前尚不方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