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三五”以来,海螺集团面对市场需求乏力、建材行业效益全面下滑等多重压力,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集团发展全局,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李锦斌同志2015年9月到集团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并围绕提出的海螺集团“十三五”期间要努力实现“一强三冠”目标,夯实发展基础,深植增长动能,在新的起点上,对外加大拓展市场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对内狠抓指标对标管理,促进降本增效,经营业绩好于预期,“十三五”开局形势喜人。
2016年,海螺集团实现了产销量平稳增长,资产总额达1144.2亿元;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实现经营性利润118.1亿元,占安徽省属企业利润总额的39.88%,占全国水泥行业利润22.8%;全年完成投资69.5亿元,新增熟料产能920万吨、水泥产能1766万吨。海外缅甸皎施和印尼南加海螺二期、西巴一期、孔雀港等项目先后建成投运。海螺集团现已在印尼、缅甸、柬埔寨、老挝、俄罗斯等国家落实发展项目15个,设立了12家公司,海外员工达1700多人,已累计完成投资79亿元。
坚持创新驱动,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海螺集团在发展中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把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贯穿于企业经营发展全过程,在创新中不断寻求突破,培育增长新动能,为企业发展创造不竭动力和活力,引领行业进步。围绕提高水泥生产的现代化、大型化、集约化水平,海螺集团先后自主开发了新型预热器、分解炉、立磨、篦冷机等新型干法水泥核心装备,建成4条世界最先进的日产12000吨生产线,形成5个千万吨级熟料生产基地,成为全球水泥行业的标杆。
2016年9月,海螺集团召开技术创新工作会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公司未来发展。《水泥生产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是科技部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和海螺集团共同承
担,2016年10月项目正式启动。海螺集团正借助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大力推进项目技改和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推动绿色、健康、智能、低碳制造,加快水泥产业升级改造,促进节能降耗、指标管控、成本控制等管理进一步精细化,打造具有海螺特色的智能化工厂,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占据世界水泥行业生产力最前沿。同时,水泥、型材、节能装备等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扣市场脉搏,加大产品研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增加产品附加值,拓宽发展空间。
“一强三冠”统领,推进各产业协调发展。海螺集团充分依托海螺系的品牌优势,实施跨行业、跨地区、低成本兼并重组,完善市场布局,扩大市场份额,做大做强水泥、型材等主营业务,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优势。利用水泥产业的资源和平台,深耕细作,拓展优质骨料等业务,加快节能装备、塑编、耐火材料、物流、酒店等配套产业发展,着力提升配套服务能力和外部市场拓展能力。顺应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融合,以及“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探索建设网络电商平台,实施海螺水泥、型材等产品线上营销,并在大中城市广泛建设型材产品综合体验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探索推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扩大集团资本放大效应,实现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总结海外发展的经验,创新适应国际规则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方式,构建适应国际化发展的人才成长培养机制和管理体系,提升国际化运作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依托水泥主业海外发展的平台,带动型材、装备、工程服务等相关产业的海外拓展。
争当绿色标杆,全面提升绿色制造水平。海螺集团一直致力于发展节能环保新技术,着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持续加大节能环保工程技改投入,通过深入开展对标,优化工艺操作,实施节能提产技改,加大对新建、新加盟、亏损企业对标帮扶力度,实现了水泥产业整体运行指标不断优化,始终保持各企业的能耗处于先进水平。集团在芜湖的节能装备制造基地国内市场份额达到30%,节能环保装备远销发达国家。创新并积极推广具有海螺特色的“精细化操作+低氮燃烧+SNCR烟气脱硝”节能减排新技术,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均优于国家排放限值。推广应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先后建成投运余热发电机组228套,年发电能力达2558兆瓦,按照火力发电同口径计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9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794万吨,该技术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在行业内率先探索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荣获联合国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蓝天奖”,先后建成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19套、炉排炉垃圾发电项目2个,年处理垃圾能力达17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3.6万吨,为水泥工业节能减排作出了突出贡献。
海螺型材产业紧随节能环保建材发展最前沿,开发生产了多款新型节能绿色环保材料,第五代建筑模板、木塑节能附框和高节能性能门窗、零甲醛生态树脂门等新产品。在芜湖江北集中区、亳芜产业园建设的纤维水泥板绿色新材料产业基地,已形成年产3200万平方米的纤维水泥板生产能力,实现了水泥产业的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
加快开放发展,实现转型跨越式发展。海螺集团顺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导向,以国际化的视野、开放的心态深耕“十三五”发展,在新一轮经济深度调整、行业整合以及全球水泥产业调整中,抢抓机遇,积极推进海外发展、国内兼并重组以及多元发展,进一步把海螺做强做优做大。着眼于增强市场控制力,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在新一轮行业整合中找准切入点,通过相互参股、产能互换等方式,实现快速发展;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推进大企业间合作,携手构建更为健康的行业生态环境。
在抓好现有海外规划项目建设的同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亚非拉等水泥行业发展潜力大、需求旺盛的新兴市场继续选点投资,做好战略规划和风险评估,通过产能合作、资本合作、装备工程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大与国际知名企业集团战略合作,积极稳妥推进海外布局,朝着“世界水泥看海螺”的目标奋进。
共享发展成果,打造强有力的企业团队。海螺集团成立20多年来,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改革创新和自我突破,持续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管理转型,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富有活力的股权激励及薪酬激励机制,不断健全工资考核分配体系,实现了国有资产大幅增值,员工也充分享受了改革发展成果。
面对“十三五”时期艰巨的发展任务,海螺集团将按照国家关于国企改革的政策精神,继续探索仅有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为企业员工搭建新的股权激励平台,构建符合实际的新型薪酬激励机制,将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紧密相联,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的热情,构建一支创新进取、顽强拼搏的企业团队,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发展后劲。
海螺集团昂首迈进“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