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标水泥淘汰再迈一步 有望缓解产能过剩

来源: 来源: 海通证券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7日

 

    2017年9月25日,国家工信部发布《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修改单及编制说明,本次修订内容是以第3号修改单的形式取消32.5R强度等级的复合硅酸盐水泥(PC32.5R),暂不取消矿渣、粉煤灰、火山灰32.5等级水泥。
 
    低标水泥淘汰再迈一步,32.5标号完全取消后有望缓解水泥(尤其是粉磨)产能过剩。 
 
    我国原有32.5、32.5R、42.5、42.5R、52.5、52.5R等六个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依次强度排序由低到高,普通建筑、农村需求等领域低标号水泥用量较大,基建、高层建筑等领域高标号水泥应用为主。水泥标号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熟料比重的差异,如PC32.5R水泥中的熟料比重约50%(1吨熟料可生产2吨左右水泥,其余为混合材),42.5标号水泥中的熟料掺加比重约60~70%(1吨熟料可生产1.43~1.67吨水泥)。
 
    取消低标号水泥的政策导向一直存在。提高水泥混合材掺量是小粉磨站盈利的重要来源,因此32.5标号水泥存在比较突出的混合材种类和掺量超出标准范围的问题,一直是处于政策促进淘汰的框架内。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第2号修改单(从2015年12月实施)取消了PC32.5水泥,暂时保留了PC32.5R水泥,以引导水泥行业产品结构有序过渡。从实际执行来看,因原来生产PC32.5水泥的小型粉磨企业可转而生产32.5R标号水泥,PC32.5与PC32.5R在熟料掺量比重上无根本差异,因而对缓解行业产能过剩实际收效甚微。
 
    本次取消32.5R水泥的标准得到执行后,水泥产能(尤其是粉磨产能)的过剩有望得到缓解:同样的熟料生产更少的水泥,同时小粉磨站生存空间缩窄。 
 
    低标水泥完全取消有望改善熟料产能利用率,需下游混凝土和建筑标准相应修改配合。 
 
    理论上来说,水泥终端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取消低标号水泥、改用高标号水泥,对熟料的消耗量会增加,有助于改善行业熟料产能利用率。按照行业高、低标号产量占比各50%,32.5水泥熟料掺量50%、42.5水泥熟料掺量60~70%测算,则在需求相同的情况下,全国熟料消耗量增幅约9%~17%【60%/(50%*50%+50%*60%)-1、70%/(50%*50%+50%*70%)-1】。
 
    若仅修改水泥标准,而不相应修改混凝土和建筑标准,在部分对强度要求不高的建筑应用领域可能会存在混凝土环节多掺混合材的情况,从而减少对高标水泥的需求、部分抵消熟料消耗量的增幅。部分建筑对混凝土强度要求不高(在C25及以下即可),原材料全部换成高标水泥并不必要;同时混凝土在产业链上较为弱势,水泥改成高标之后成本增长,预计其多掺混合材动力较强。
 
    若本次取消低标水泥PC32.5R标准出台后能充分执行,对水泥过剩产能缓解、熟料产能利用率提升均有正面效应;叠加环保高压驱动的盈利景气持续修复,建议继续配置水泥板块(近期铜陵因PM 2.5不达标,出台超常规措施、或将在10月1日至12月31日间对水泥限产30%,从目前安徽各地级市空气质量及政策目标来看,后续超常规限产措施的出台有望延续至安徽其他地级市。安徽作为长三角乃至泛长江流域最重要的熟料输出地,在旺季期间被限产,将对四季度乃至明年开年泛长江流域水泥价格形成较大推力)。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