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龙德会长在5月23日推进建材服务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作了《把建材服务业作为行业结构调整 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支撑》的主报告,为建材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为水泥等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为整个建材行业稳增长、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指出了路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建材行业转型升级的呼唤,更是对建材行业补短板、稳增长、增效益的总动员,对建材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通篇反复学习后,受益匪浅。现针对水泥行业,结合报告中九个领域对号入座,谈谈下一步加快发展服务功能,全面促进水泥行业向高科技、绿色发展和制造、服务业并举发展的几点具体想法:
一是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标准提升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服务业发展。要以正在攻坚的“二代”技术装备创新研发与达标为牵引,构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实现水泥技术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参照“二代”提出技术装备研发的目标和达标的指标,全面推进水泥产业的技术装备创新与提升。要抓住当前全面取消32.5水泥标准契机,通过标准的执行与检查、清理与废除,鼓励生产和使用42.5及以上等级水泥、纯硅酸盐水泥,优先发展并规范使用海洋、港口、核电、道路等工程专用水泥、水泥基材料,加快水泥产品升级换代,提升附加值,发展高端产品,进入更广的应用领域,持续延伸水泥产业链。
二是推进为制造业提供全套配置的服务业的发展。要积极推动大、中型水泥企业(集团),从单纯提供水泥基材料,向提供研发设计、工程建设、采购物流、营销融资、工厂维护和技术改造服务业转型;引导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向市场组合相关中介服务,引导采购销售等向电子商务发展,提高企业服务链和供应链资源集成配置,增加附加值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在合理的区域市场范围组建联合销售公司(平台)或投资管理公司。由企业共同出资、共同参股组建联合销售公司或联合投资管理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统一组织经营生产和销售,扩大规模优势,减少无序竞争。企业间可根据产能份额和市场情况综合进行市场配额分配,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稳定市场价格,实现行业在区域市场的效益提升。支持优势企业建立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搭建产能整合平台。
三是推进拓展商贸流通为生产、使用上下游的集成配套的服务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快推动水泥行业两化融合工作,运用新技术,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升水平全面推广,实现水泥工厂的智能制造、控制、管理。重点推进水泥企业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实现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贯通。促进信息技术在节能降耗减排和循环经济等全方位应用,加快企业能源管控中心项目建设,推广水泥企业能效管理优化技术等。
四是推进为新建生产线建设、试运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服务业发展。支持大水泥集团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重点研发突破智能制造、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要深化智能感知、物联融合技术、水泥生产全流程智能协同控制技术、生产智能监测及预警技术等在生产过程中的集成应用。推进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在线检测设备、固体废弃物智能化分选装备、智能化除尘装备等应用,推进水泥工业生产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重点支持开发适合水泥工业高温窑炉和大流量传输实时监测的温度、压力、质量、流量、物料成分等传感器,实现水泥生产过程数字化、可视化。开展包装“机器代
人”等专项试点,应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开展智能工厂、数字矿山、工业机器人试点示范研究等。
五是推进为绿色低碳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服务的服务业发展。创新提升标准,通过修订并提升水泥行业产品能源消耗定额、污染物排放、产品质量等强制性标准,引导产业整体提升加快转型升级。要继续支持对现有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尤其是针对部分地区的超低排放标准,继续开展清洁生产。加快新技术新装备如高效粉磨技术、高效能烧成系统技术、高效脱氮脱硫技术、燃料替代技术、协同处置技术、第二代新型干法集成创新技术、高效大型袋式除尘技术等不断提升不断推广应用。推进能源、环境合同管理,研究完善水泥行业清洁生产体系评价标准。加快推进水泥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价,做好生产前段排放控制、生产过程排放控制、生产末端排放治理等监督管理,实现达标排放。做到水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价全行业覆盖。提高低品位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鼓励合理利用劣质原料和工业固废,推进生产环节固废“近零排放”。推广无铬耐火材料,防治重金属污染。支持利用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污染土壤和危险废物等。开展赤泥、铬渣等大宗工业有害固废的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研究;提升开展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副产石膏、矿渣、电石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在水泥产品中提高消纳产业废弃物能力,逐步增加可消纳固废的品种,推进水泥企业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离不开的环境综合服务商。
六是推进与扩展检测认证绿色评价领域的服务业发展。要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技术标准提升制定,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测试方法标准、应用规范标准、水泥行业绿色生产评价标准等制订,在提升功能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全方位扩展检测、认证绿色评价范围,包括装配式建筑、水泥窑协同处置等相关标准体系建设。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支持绿色制造体系资金鼓励政策,为水泥企业绿色制造体系建立提供保障和激励。要加快水泥行业碳资产管理系统建设,着力提升水泥企业碳交易能力建设,稳步推进水泥企业加入到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开展碳交易。
七是推进信息、网络、专项咨询与投融资服务业的发展。要继续着力推动兼并重组减少企业数量,引入社会资本,推进形成一批大型集团企业。运用政策推动兼并重组,以改变水泥行业企业数量多、管理水平低、众多企业效益差和行业集中度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及劳动生产率低的局面。按照互利共赢原则,鼓励水泥行业骨干大中型水泥企业结合自身优势,通过资本运做,以兼并重组、参股入股等合资方式参与国际水泥市场的投资与经营。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支持在有市场需求、生产能力不足的发展中国家,结合设计、工程建设、设备供应等多种方式,联合第三方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共同建设生产线。支持有条件的优势水泥企业,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条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全球水泥产业分工和合作。
八是推进建材人力资源储备与培训服务业的发展。协会要配合开展国际技术、标准、品牌等交流,加大力度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水泥工业来说,除了少数具有国家荣誉称号的高层次专家人才队伍,绝大多数科研人员是基层科研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制定实实在在的政策优惠,在法规上明确、切实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推动修订专利法、公司法等相关内容,完善科技成果和分配机制,提高骨干团队、重要贡献人员、实际工作人员的受益比例,大胆改革奖励报酬制度。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技术革新、创新的积极性。此外,还需基于目前水泥行业的发展,加快配合推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
九是推进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国内外协调服务的服务业发展。要继续发挥国内水泥成套技术、装备、标准与工程服务业竞争优势,提高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和占有率,重点保持并扩大在西亚、中亚、中东、北非、东南亚等区域市场的优势地位,积极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要从重视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总承包,向同时重视余热发电、脱硫脱销除尘、垃圾焚烧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发展。推动实现由产品、技术装备等出口为主,向以投资建厂资本输出为载体的技术装备、品牌、经营管理等模式输出转变,独资或合资在国外建厂。鼓励在我国围绕水泥相关领域设立国际合作研发机构、合作推进相关研究。在有条件的海外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多产业耦合发展的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