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归来话南方 笃行致远谱新章

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15日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2018年,就是这样的特殊年份。1978-2018,40年过去了,改革开放浪潮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留下了专属于这段时光的痕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水泥工业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2007年,随着中国建材南方水泥组建,一场跨区域的“合纵连横”在六省一市展开,最终一跃成为全球水泥行业龙头企业。其成功经验被写进了哈佛大学的企业案例,更是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一年间,南方水泥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中国水泥行业区域合作、联动发展的一个典范。临近岁末,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和中国建材南方水泥总裁肖家祥展开了间隔九年之后的对话,从两位亲历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引领者的畅谈交流中,清晰地展现了关于南方水泥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发展脉络。通过整理或许我们还将从中得到关于水泥供给侧改革如何突破,关于行业未来发展走向等问题最想要的答案。
 
 
    2007年9月26日,作为我国水泥行业大规模重组整合的先行者,南方水泥承载着重大历史使命横空出世。十一年时间,南方水泥充分展示了一个处于充分竞争领域中的央企、一个处于过剩行业中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如何用市场化的方式和管理机制在多赢共赢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做优的成长故事。
 
    时至今日,再提及南方水泥11年来的发展步履,肖家祥认为主要在于至始至终围绕三条主线,其一站在行业角度怎么切实应对和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其二从自身而言,南方水泥重组了400多家企业,企业的所有制不同,管理水平差异很大,技术装备水平也不一样,外部竞争很激烈,如此庞大的企业群体到底怎么有效地整合和高效管理,由此在生存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和效益;第三怎么样在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背景下进行改造提升和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三条主线,三个角色间“不遗余力”的推动
 
    “行业的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行业利益之中。”当2006年中国建材集团宋志平董事长提出这一理念,这些年无论是中国建材还是南方水泥始终坚持倡导和践行这种理念,也得到了全行业的认同。
 
    在这一理念的旗帜指引下,中国建材及其下属子公司主动担当起“行业利益的坚定维护者;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坚定推动者和行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引领者”三个角色,并不遗余力地对联合重组、错峰生产、严控新增等各项工作进行推动。
 
    行业利益坚定的维护者。在维护行业利益方面,南方水泥不遗余力地推动行业自律和维护市场健康秩序。中国建材所有的板块公司和区域公司都是所在地区行业自律的牵头单位,并全力推动行业自律,完善区域行业自律机制。
 
    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尤其是近几年整个行业效益还能处于一个较好的水平。在肖家祥看来,强化行业自律是一个根本原因。所以,在去产能还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效之前,即在产能过剩的条件下,现阶段水泥行业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行错峰生产,还要长期坚持行业自律。
 
    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坚定推动者。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角,意在引导企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从供给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化解过剩产能,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改善供给扩大需求,解决供需错配矛盾。
 
    实际上南方水泥这十来年的发展史,也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过程,并主要于三个方面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推动。
 
    1、联合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从2006年香港上市开始,中国建材一直在推动水泥行业的联合重组,2005年全行业前十集团熟料的行业集中度不到15%,现在是57%。水泥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改变了行业的组织结构,这其中,中国建材发挥了主要的推动作用。
 
    2、错峰生产,节能限产。中国建材不遗余力地推动错峰生产、节能限产来改善供给状况。水泥错峰生产已深入人心,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推行,这应该是改变水泥行业供给结构、改善供给状况的最有力的措施。中国建材是错峰生产的发明者、倡导者、推动者和组织者。据透露,南方水泥在浙江推行的节能限产也已变成部分省市政策。
 
    3、严控新增,淘汰落后。淘汰落后,大企业要率先自主淘汰,主动关停,引领行业去产能。据肖家祥介绍,联合重组以后,根据城市发展规划调整及自身资源整合的需要,南方水泥在上海、浙江、江西和湖南自主关停了离城区较近、规模比较小的中小型新型干法生产线,自主关停熟料产能1475万吨;其又联合海螺、红狮,通过大小窑对接实现长期关停低效熟料产能1185万吨;通过减量置换又将在未来1~2年内关停445万吨在产的产能。综合起来,南方水泥通过一方之力,在所在的市场区域就关停淘汰3105万吨熟料产能,这还是设计产能,实际产能还大些,这是南方水泥对长三角地区和中部地区所做的贡献。
 
    3000多万吨产能相当于多少资产?肖家祥算了一笔账:如果按普通熟料500元一吨收购价,就要100多亿。对于利用市场化,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产能,南方水泥无疑在去产能上展示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与气魄。
 
    今天的长三角有这样的市场形势,除了需求平稳和有效的行业自律及节能环保政策限制供给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正是在于南方水泥主动关停了部分过剩产能,使整个区域的熟料产能利用率大幅提高,肖家祥认为,这是今后长三角地区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市场稳定的基石。
 
    行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引领者。南方水泥始终致力于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持续推动节能减排和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目前南方水泥工厂的节能减排水平,无论是煤耗、电耗指标和排放指标都是国内领先的。二是减量优化、技术升级和绿色转型。减量优化就是把企业个数减少,生产基地减少,矿山个数减少,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物流、资源、市场布局得到系统性优化。三是原有生产线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减量置换项目全部按照乔会长提出的二代水平进行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为此,企业主动和当地政府反复沟通汇报,把南方水泥的优化升级规划变成相关省和县市的水泥行业优化升级规划,现在基本定型。其总体规划和每个项目规划都体现了“减量优化、技术升级和绿色转型”的原则,一组数据就可窥探一斑:在一轮优化布局后,长三角地区南方水泥生产基地由47个变成14个,可盘活6600亩土地,相关资产得到保值增值。优化后有条件的生产线配套协同处置,矿山全部按绿色矿山标准建设,优化升级项目按智能化工厂水平来建,劳动生产率能够提高50%-100%。同时,还将加快商砼布局优化以及骨料业务发展,未来将致力于绿色转型、产业链延伸以及产品高端化、特色化,从而真正实现技术升级和绿色转型。
 
    多种形式去产能重要性凸显
 
    中国水泥协会推行错峰生产和行业自律诚信,倡导大企业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在这方面,中国建材集团领导可以说是行业的领头羊,为行业效益稳增长和去产能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对中建材南方水泥给予了充分肯定。协会要很好地总结南方水泥的去产能经验,倡导大企业把自己的低效资产和过剩产能主动关停,然后通过减量优化、技术升级实现去产能和转型升级。
 
    曾一度“国进民退”争议声在业内此起彼伏、喧嚣尘上,孔祥忠再次强调,市场整合不要政治化,不是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的问题,市场整合讲求的永远是谁有能力谁上。尤其是水泥行业去产能,一味地等靠要国家政策的想法很不现实,只能靠市场化、靠大企业,最关键的是着眼于去产能要采取多样化形式。如对于有些一时关不掉的产能,可以用股权的关系先锁定,然后再慢慢把它吸收过来。相比于股权结构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能否得到好的效益回报。
 
    这一点得到了肖家祥的共鸣,“我们没时间等了,只能靠自己,同时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浙江各级政府十分支持水泥等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南方水泥也是顺势而为,主动对接,积极争取支持,实现了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共赢。”
 
    在大企业主动做减法、去产能上,肖家祥还讲述了一个联合民营企业共同做减法的经典案例。
 
    有家江西民营企业在江西玉山有一条在产1500吨/日生产线,同时买了一条4500吨/日产能,计划新建一条5000吨/日的线。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南方水泥联合这家民营企业共同做区域市场减法,计划利用玉山现有的南方2条2500吨/日线,这家民营企业1条1500吨/日线,加上该企业在江西省内购买的有效产能及南方水泥在江山、常山的两条2500吨/日生产线,按政策减量25%,通过合资建设一条7000吨/日的生产线。
 
    项目建成后, 玉山地区原三个厂区变为一个厂区, 两个矿区变为一个矿区, 玉山及周边地区熟料产能减量25%,既避免了跨地区置换建设新线,捍卫了国家政策的权威,维护了区域市场稳定,也实现了企业技术升级;还将彻底改变玉山厂区所在地散、乱、污的环境,还当地一片蓝天。
 
    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南方水泥把有效资产加进去,民营企业把买的产能指标和自身有效产能加进去,按产能占比确定合资股权比。肖家祥说道,如果南方水泥不这样做就会新增一条5000吨/日线,极可能引起市场混乱。“为了维护行业大局,一定要合作做减法,大企业要舍得吃亏,要算大帐,通过和民营企业合作共同控制好新增产能才行。实际上每个地区、每个企业都可以这样做”。
 
    不可否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归根结底还要靠大企业真正发挥引领作用,引领行业自律、去产能和转型升级。
 
    在主动去产能关停相关生产线的同时,南方水泥大部分通过土地出让和政府补偿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资产保值问题。肖家祥说道,退出产能对应资产通过土地增值、政府补偿和自身盈利得到相应补偿,既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去产能,又使企业自身实现了布局优化、技术升级和结构转型;这将是中国水泥行业的必由之路。
 
    笃定前行,水泥发展未来可期
 
    犹记得2017年9月底,在南方水泥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赋诗寄语南方水泥:
 
    十年归来话南方,西子湖畔飘茶香。
    合作共赢交相利,竞争不再舞刀枪。
    联动发展六省市,领袖寄语暖心房。
    供给改革再立功,笃行致远谱新章。
 
    在外界眼里,南方水泥用十年的时间以破竹之势书写了世界水泥发展史上的奇迹。而在水泥人眼中,南方水泥的成功来自于正确的发展思路、高效的整合模式、超强的执行力和可移泰山的众志成城。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2018年是党和国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
 
    2018年对水泥行业而言,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在大企业集团和各级协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全行业效益再创历史新高!
 
    水泥行业之所以取得高效益,在肖家祥心中不止是市场需求稳定、大部分新增产能得到控制、错峰生产到位,环保和节能限产超预期(主要长三角地区)等客观因素作用;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主观因素。那就是协会组织大企业行业自律,区域协调机制发挥积极作用。其中,大企业主导的行业自律制度趋于完善则成为关键因素所在。
 
    在庆贺水泥实现高效益的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
 
    2018年行业效益实现了稳增长,这是在市场需求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行业自律、错峰生产、环保督察的叠加因素下出现的效益增长。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一席话让人颇为警醒:“高效益往往掩盖了产能严重过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不仅仅是增效益一项内容。综合南北产能过剩程度不同,市场需求和价格差异很大,集中度提升缓慢,高效益又出现新的投资冲动等因素,行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化解产能过剩,短期要错峰生产、行业自律,中长期要去产能。对于未来的水泥市场需求,肖家祥认为,2019年总体需求比较稳定,持平的概率比较大,但地区分化将十分严重。水泥价格基数会较高,但风险和挑战同样大。其中最大的两个风险来自产能置换和差异化错峰生产;而行业最大的挑战毫无悬念依旧是来自新增产能的挑战。“行业自律和错峰生产要进一步完善和执行到位,与此同时去产能落实到位。这将是2019年行业的两个重要任务”。
 
    值得思考的是,2019年错峰生产面临政策松动,其主要因素在于,一是超低排放生产线的差异化政策;二是冬季供暖及协同处置生产线的差异化政策。肖家祥认为这两个差异化政策都值得商榷。
 
    超低排放是个环保技术推广问题,不应该用超低排放来取代水泥错峰生产。对此,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表示,协会已向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对产能置换政策做必要的修订,加大置换比例。要对水泥错峰生产政策进行实施细则,增加政策的可操作性。
 
    在对话交流的最后,孔祥忠代表协会感谢中国建材南方水泥为大企业去产能所做出的大胆尝试和成功实践。肖家祥感谢中国水泥协会对中国建材南方水泥的长期关注和支持,并表示作为中国建材副总裁和中国水泥协会执行副会长也有责任和义务,为中国水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