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集团:率先布局大湾区 延展商业版图

来源: 来源: 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6日
 
    中华大地,雨露滋润——创始于国难民艰、在国家建设发展中充当润滑剂的华润集团由此得名。从抗日战争时期为根据地运送紧缺物资,解放战争时期配合三大战役采购军需,到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贸易总代理为国家出口创汇,再到改革开放时,积极将香港众多优势嫁接内地,推动香港与内地经济往来,华润集团在中国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发挥了中资窗口企业的重要作用。
 
 
    从80年前香港中环里一个不起眼的小商号“联和行”,到如今拥有庞大商业版图的万亿央企,华润集团的每一次转型都紧密契合着国家的发展战略。而今,在从规模化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华润集团再次与国家重大战略凝结交汇。
 
    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两日之后,华润集团正式公布了《华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白皮书》。发轫于香港、壮大于内地的华润集团,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排兵布阵,通过产业布局支持大湾区经济融合发展,也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谋划再一次腾飞。
 
    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关键先生”
 
    2018年10月23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条总长约55公里的跨海大桥犹如一条巨龙,飞跃伶仃洋,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三地。这个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合作共建的工程,有着一个异于其他大桥的亮点,就是大桥建设所使用的水泥有长达120年的使用寿命,打破了水泥使用寿命的“百年惯例”。
 
    水泥供应商正是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水泥。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统计,整个大桥的水泥使用量共计约198吨,华润水泥实际供给130万吨,占港珠澳大桥水泥使用量超六成。在大湾区内拥有9条水泥生产线的华润水泥,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中无疑是一个“关键先生”。
 
    除了华润水泥,华润集团的众多业务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在珠三角生根发芽,如今的大湾区已成为华润集团核心资产所在地、营收和利润的最大来源地。《华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大湾区地区贡献了华润集团营业额的27.9%,利润总额的24.6%,总资产的36.9%。华润集团在该地区的业务涉及零售、啤酒、房地产、电力、燃气、水泥、制药、医疗健康、金融等多个领域,形成总资产4494.61亿元,年营业收入1552.71亿元,利润总额达159.59亿元。
 
    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华润集团给自己定了三个方向:引领美好生活方式、建立香港-内地融合生态圈、聚焦高新科技产业。围绕这三个方向,华润集团把商业版图进一步往大湾区纵深延展,不仅发挥各业务单元自身优势,还统筹各城市特点及地方政府实际需要,实行“一城一策”。根据白皮书的规划可以预见,将有一批华润系重点项目在大湾区落地开花:华润健康小镇、健康社区、创新科技园和研发基地、集成电路香港研发中心、大湾区超级公寓等。
 
    重塑香港业务
 
    2019年3月8日,一场名为“‘冲’出梦想——太平洋咖啡X港专@大湾区首个创业培训计划”的宣讲活动在香港举行。这个计划由华润集团旗下太平洋咖啡和港专学院合作,涵盖培训、实习和创业三个重要阶段,旨在帮助有志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事业的香港青年实现创业梦。该计划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公布后,首个在香港落地的大湾区项目。
 
    香港是华润集团发展的摇篮,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家庭里重要的一份子。战争时期出于国家战略需要,华润集团的前身“联和行”选择在香港扎根,借助这个窗口,华润集团为内地源源不断地输送发展资源。而今,华润集团的很多业务也在香港起步:第一家连锁超市华润超级市场是在香港开出的,第一个地产项目是在香港与李嘉诚合作开发的,太平洋咖啡是在香港创立的......华润集团今天的业务格局,是利用香港荟萃全球先进商业模式的优势,不断学习消化吸收的结果。
 
    然而,香港回归22年来内外经济发生巨大变化,也面临诸多挑战。作为国之重器的央企,华润集团提出了“重塑香港业务”的发展战略,加大对香港民生产业的关注力度,增加对香港的投资。一方面,巩固提升零售、食品、仓储、地产这些在香港的传统业务;其次,寻找新的在港投资机会,目前华润集团正在建设香港第一间瑞吉酒店并推进长沙湾项目的改造;此外,华润集团将研究借鉴香港科技园的运营模式,在河套地区与中资或港资企业合作,建立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引入内地创新人才和科研成果,孵化培育形成商业价值后再拓展至内地市场,为推动香港再工业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