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处于景气循环初生段持续向上

来源: 来源: 顶点财经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02日
今年1~8月份除华南地区外,其余地区水泥价格均出现上涨,其中东北地区涨幅最大,同比上涨7.18%,西南地区涨幅最小,为1.78%,华南地区跌3.61%,全国平均涨幅为2.74%。从全国水泥价格来看,水泥行业景气呈现成长态势,尤其东北及华东地区。

  受制于国家强制推行的淘汰落后产能等节能降耗政策的影响,过去两年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新增水泥产能均减缓,水泥产量增加减缓,水泥价格趋稳回升,行业利润同比大幅增加。从一个中长期周期来看,水泥行业正处于景气循环的初生段,行业持续向上。

  未来几年,新农村建设、城市化进程加快、以京沪高铁为代表的新一轮铁路建设以及奥运会、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港区、上海世博会的建设将使水泥的需求保持旺盛,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在20%以上。预计07、08、09年水泥需求量(产量)将分别达到13.97、15.30亿吨和16.60亿吨,同比增长12.7%、9.5%和8.5%。

  未来两到三年,各省市将持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预计每年淘汰落后产能在4000~8000万吨,这将大大限制水泥产能的快速扩张,不致使供给过量。我们预计07、08、09年大陆水泥实际新增产能8000万吨、10500万吨、11000万吨,增速均为5.8%、7.2%、7.0%,维持在较低水准。

  考虑需求成长、产能增加以及落后产能的淘汰等三方面因素,大陆水泥行业的需求/供给比率将大幅提高,显示供过于求的数量逐渐降低,几达供需平衡,若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进展顺利,亦不排除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新干法的采用大大降低了水泥企业的能耗,使行业的毛利率上升,低温余热发电的普遍应用更进一步的降低了水泥生产的成本,使行业的毛利率再次提高。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行业整合提高了水泥产业的集中度,集中度提高使行业的景气循环平缓化,避免恶性竞争,也使大型规模企业拥有更强的定价能力,保证企业的获利维持稳定。

  综合以上各因素,考虑企业向外拓展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具备收购兼并能力,尤其是拥有“规模+区位”优势的水泥企业将是我们值得留意的标的。对海螺水泥(77.98,-3.97,-4.84%)(600585.CH)、华新水泥(30.80,-2.05,-6.24%)(600801.CH)、冀东水泥(18.60,-1.05,-5.34%)(000401.CH)等全国性大型水泥企业维持持有的投资评等。

  另外,在台商布局大陆的水泥企业方面,则推荐布局有成的台湾水泥(1101.TW)及亚洲水泥(1102.TW)。

  全国水泥价格维持上升趋势

  1~8月水泥价格稳定上升

  今年以来水泥价格稳定上升,并在6月份创出了近3年来的新高,相应的Po42.5水泥的价格为294.08元/吨,相对05年底06年初273.74元/吨的价格,涨幅为7.4%。水泥价格自2005年年底见底以来持续上涨,至今已维持了1年多的上升趋势(图1)。

  水泥行业正处于新一轮景气循环的初升段

  2006年以来大陆采取淘汰落后产能与总量管制并进政策,使水泥供给量成长不致过快

  根据《水泥行业“十一五”规划》,2006年4月国家八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以及10月发改委颁布实施的《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淘汰落后产能都是其重点工作,尤其是国家发改委今年2月18日下发的《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更是要各县市政府签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责任书,明订拆除时间,落实相关责任。

  2006年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的情形相反的,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回落,全年水泥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38.74亿元,比2005年同期下降4.07%,其中,共有19个省区市的水泥固定投资完成额较05年下降,而下降幅度超过30%的省区市有11个。2006年新型干法生产线建成77条,而2005年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是116条。生产线建设投入的速度明显放缓。

  2006年以来水泥行业景气持续攀升

  2005年行业景气处于谷底,之后中国水泥行业又重新站回上升趋势中。2006年中国共生产水泥12.4亿吨,同比增长17%。07年以来,水泥行业则延续了2006年的复苏态势,继续保持量价齐升的格局。1~8月份水泥产量为8.56亿吨,同比增长15.0%,各月水泥价格同比则分别上涨了1.9%~6.0%不等,尤其7、8月份以来有加速上行趋势。据建材信息网对146家重点水泥企业的统计显示,前8个月这些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12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3.4%,景气攀升迹象十分明显。(参见图3、图4)

  从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