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价格阶段性回落:发改委继续“保供稳价”

来源: 来源: 经济观察网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0日

202107201039481859.jpeg

大宗商品价格在经历了4-5月间的疯狂上涨后,终于阶段性回落。

7月19日,国家发改委在7月例行发布会上表示,5月中下旬以来,在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密切跟踪监测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之下,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呈回落态势,钢材、铜、铝等价格比5月份的年内高点下跌3%—14%,带动6月份PPI环比涨幅比上月大幅收窄1.3个百分点。市场普遍预计,随着国家保供稳价措施持续见效,大宗商品价格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在此期间,发改委联合约谈铁矿石、钢材、铜、铝等重点企业及行业协会,多次赴有关交易中心、地方及重点企业进行联合调研和专项调查,督促企业守法合规经营,持续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同时,组织完成首批铜、铝、锌等国家储备投放。

下一步,发改委还将继续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测,组织好后续批次铜、铝、锌等国家储备投放,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情况。持续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违法违规价格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7月7日,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发布信息称,7月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投放了首批国家储备铜、铝和锌,共计10万吨。为促进市场平稳运行,近期将继续组织投放国家储备。

在7月19日的发布会上,发改委就此进一步介绍称,7月5日,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部署,发改委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通过网络公开竞价方式投放了第一批国家储备共计10万吨,其中铜2万吨、铝5万吨、锌3万吨;200多家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企业参与竞价;成交价格比当日市场价格低约3%至9%不等。

发改委表示:“目前看,此次投放初步达成了预期目标。市场普遍认为,储备投放释放了国家开展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的积极政策信号,稳定了市场价格预期;同时,定向投放为中下游加工制造企业提供了补充库存的机会窗口,并降低了部分企业原材料成本。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国务院部署,继续分批组织开展铜、铝、锌储备投放,进一步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压力。”

记者查询数据显示,7月19日,期货市场上,沪铜主连的价格为68740元/吨,5月10日,价格曾高达78270元/吨;沪铝主连价格为19275元/吨,5月10日,价格曾高达20445元/吨;沪锌主连的价格为22495元/吨,5月18日,价格曾高达23535元/吨。

此外,黑色系商品价格也呈现一定幅度的回落。螺纹主连在7月19日价格为5568元/吨,但在5月12日曾一度高达6208元/吨;铁矿主连在7月19日价格为1225元/吨,5月12日,价格则为1358元/吨,整体来看,黑色系大宗商品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跌性。

包括钢铁、铜、铝、锌等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自2020年4月迄今,已经保持了14个月的上涨,并在2021年5月10日左右陆续刷新历史最高价格记录。市场普遍认为,美元流动性、中国经济在疫情期间的强势表现,以及大宗商品供应的相对紧张构成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的主要原因。

基于对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可能引发的通胀风险,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在今年5月开展了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不过,目前市场对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依然存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