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高利润降 水泥业重组遭遇资金瓶颈

来源: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28日

    水泥行业现在正处于“战国时代”,“群雄并举”的局面已然形成(详见本报10月23日A2版《群雄演绎“战国乱象”水泥业区域竞争白热化》)。同时,声势浩大的兼并重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我国水泥行业重组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的报告指出,在当前水泥行业的重组过程中,存在着不理性竞争和兼并乃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提醒企业在重组过程中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在11月14日《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颁布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认同了问题的存在。他表示,在寻求问题解决之道的同时,未来大型企业主导的并购重组还将继续升温,预计到2010年水泥企业数量将从目前的5000多家减少到1000多家。

    小企业主导无序竞争

    发改委在报告中指出,企业的大规模扩张会带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尤其是不顾产业布局、竞相上项目而扩大产能的地区。报告警示,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剧烈了,如果企业一步不慎而不能规避战略风险,那么其多年打造的基业就可能坍塌。

    雷前治表示,水泥行业的竞争秩序基本上还是比较好的,无序竞争主要存在于小企业。他指出,在中国建材收购浙江众多水泥企业之前,浙江的市场就一直处于无序状态。尽管当时技术调整已经完成,如485条立窑生产线在3年时间内全部被淘汰、全部都变成了新型干法,但由于项目一哄而上且过度分散,导致企业利润骤然下降,一些企业已不堪重负。

    也有业内人士此前表示,某些地区存在重复建设、不合理竞争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大企业间的市场重合更为明显。虽然这些地区的水泥市场通过重组整合提高了集中度,但“由于双方的产量都很大,结果导致产品价格上不去”。

    雷前治认为,大企业在战略重组时,不可避免会有小部分市场重合。但由于水泥是一种“短腿产品”,区域性很强,而大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市场和战略规划,这种情况并不严重。雷前治说,水泥协会也努力在做工作,以防止大企业无序竞争的出现。

    资金成重组瓶颈

    目前,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主要由“二把手”们负责,而“一把手”都在四处寻找资金。一位业内人士所说的这种情形,从侧面反映了资金对于处在重组浪潮中的水泥企业的重要性。

    发改委的报告认为,用于并购乃至发展的资金不足,是我国大型水泥集团重组中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企业集团参与较大规模并购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