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湖南新型干法水泥投资热: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来源: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24日

    “十五”期间,由于政策推动和经济拉动不足,湖南水泥工业没有得到好的发展,行业集中度不高,生产工艺落后。在浙江、广东、河南等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风风火火掀起投资热潮时,湖南水泥工业却悄无声息。“十一五”是湖南水泥工业结构全面调整的时期。湖南往日的“劣势”日渐成为大企业所青睐的整合“优势”,湖南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了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大量投资商开始在湖南大规模地厉兵秣马,攻城略地。湖南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在寒冬之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淘汰落后立窑生产方式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在曲折中前进。如何正确面对新型干法水泥投资热,尽量减少走弯路,进行正确投资,是当前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在综合总结浙江、广东、河南等典型省份的新干法投资经验教训上,透视正在兴起的湖南新型干法水泥投资热,为未来新型干法水泥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中部崛起”带动新型干法水泥投资热潮

    湖南省地处我国中南腹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双引擎、两大经济地域的连接带,是中部水泥市场重地。但是 “十五”期间,由于政策推动和经济拉动不足,其水泥工业没有得到很好发展,行业集中度不高,生产工艺落后。特别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型干法水泥发展十分滞后,新型干法产量比重排在全国倒数几名。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只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企业8家,新型干法生产线9条,生产规模在4000 t/d以上的仅1条。

    进入“十一五”,随着“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和“淘汰落后”政策的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暖,湖南良好的发展势头开始凸显其区位优势,2006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42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60%。固定资产投资居高不下,对水泥的需求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当年的水泥投资额创下了历史最高——27.15亿元。2007年10月最新的数据表明,湖南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41.45亿元,同比增长32.20%;今年前10个月水泥投资达到30.55亿投资,超过了去年全年投资。

    2006年湖南水泥产量增长增速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为22.53%,创“十五”来最高。进入2007年,需求强劲拉动水泥产量继续走高,水泥市场出现产销两旺、“淡季旺,旺季更旺”的可喜局面。今年1~10月,湖南水泥产量同比增长26.59%;1~8月销售收入为88.18亿元,同比增长44.75%,增速排名全国第四;销售利润率为4.17%,为近年最好水平;产品积压率为6.25%,比2006年略有增加,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随着湖南水泥工业的崛起,掀起了新一轮新型干法水泥投资热潮。2006年年底,湖南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增至13条,新型干法水泥产量为近1,200万吨,占水泥产量比重也由“十五”之初的3.77%增长到22.63%,增长近20个百分点。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增速高于水泥产量增速,但新型干法水泥所占比重在全国仍是最低。

 

    2007年是湖南新型干法水泥投资翻天覆地的一年。据最新数据,截至今年10月底,湖南已建与在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达40条。预计2008年新增熟料产能达到2,300万吨, “十一五”末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超过70%,实现湖南水泥结构调整的目标。

    新型干法生产线布局湖南 大企业攻城掠地

    长沙、株洲、湘潭是湖南经济发达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活跃,是水泥核心市场区,需求量旺盛,年消费量超过2,000万吨,而新型干法生产线生产规模大,生产的水泥强度高,正好可以满足建设的需求。因此,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

    另外,由于需求拉动以及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因素,常德 (6条)、永州 (6条)、郴州 (7条)也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聚集比较密集的地区。而与湖北接壤的岳阳尽管本身需求很大,但因无石灰石资源,主要靠常德、益阳和湖北供应。

    目前,湖南已建、在建、拟建的62条新型干法投资生产线中有18条来自于海螺、华新、中国建材、中材集团和兆山新星等国家支持大型企业集团,以5000 t/d生产线规模为主力阵容,建成后熟料产能2,280万吨,占全省新型干法熟料产能35%,是湖南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投资的主力军,对地区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巨大的带动和积极的示范作用。

    国家支持的大型水泥企业 海螺秉承着在“在有资源的地方建熟料基地”的战略,瞅准市场低迷时机强势介入,2004年在资源丰富的娄底建成一条5000 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年产能达到155万吨。之后又在资源丰富的常德(石门)和娄底(双峰)建设3条5000 t/d生产线,在娄底(雪峰)改建一条4000 t/d生产线。建成后水泥产能达到近约1,000万吨。国家支持的另一家水泥大企业华新的“十”字战略布局在湖南已显现,除在岳阳和湘潭地区布粉磨站外,株州、郴州各1条5000 t/d生产线,水泥能力(岳阳、湘潭粉磨站) 在800万吨左右,这些生产线的建成将改变湖南省的水泥产业结构,提高行业集中度和产品品质。

    两大央企 两大水泥央企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均早已与湖南国资委签订战略协议,落子湖南,布局核心市场区——长、株、潭。中国建材在今年8月21日与湖南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斥资重组湖南本地龙头老大韶峰水泥集团,并承诺,在2010年之前在湖南投资30亿元,以韶峰水泥为平台快速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中材集团从2003年起,先后投资3亿元与长沙市、湘潭市、常德市等合作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今年5月,投资6亿元的中材株洲5000 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开工,同时追加7,000万元配套建设9兆瓦纯余热发电项目。该项目建设地点株洲市荷塘区,是水泥需求密集的区域,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石灰石储备优良。9月27日,中材集团再次与湖南省政府在长沙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湖南省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产业。

    浙商 智慧的浙商兆山新星在湖南市场低迷时期趁势进入长沙占了先机,拔得头筹。长沙是湖南的最大消费市场,但附近缺乏矿石资源。宁乡位于长沙的西边,厂址距中偏长沙30公里,距矿山60多公里;浏阳位于长沙的东边,厂址距中偏长沙30公里,距矿山50多公里。兆山新星对厂址做出了不同一般人的选择,对厂址的选择做出了偏重市场的选择。布局战略有其独到的考虑!兆山新星水泥产能规模仅排在海螺之后,至2010年将建成3条新型干法生产线。 于今年11月8日开工建设在长沙宁乡的三期工程,生产线全部建成后兆山新星集团在湖南长沙市的水泥年产量将突破400万吨。

    本地企业 金磊、金大地、印山、东兴、东方、云峰、新生等本地水泥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所在区域内都具一定优势,所有项目建成后,生产线达17条,熟料产能1,600万吨,占总产能的24%。本地企业只要避开大企业集团锋芒,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是可以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

    湖南“十一五”期间水泥供需形势分析

      目前大型企业在湖南厉兵秣马,攻城略地,湖南62条新干生产线全部投产后,水 泥的产能扩张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应清醒地意识到,产能的扩张也不可能是无止境的,其供给终归要受到上游产品供给能力和下游市场需求能力的制约。若由于新增产能市场难以消化,将造成水泥价格大幅下跌,市场受挫,损害企业自身和社会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对“十一五”期间湖南水泥的供需做一个大致的预测,以便于政府和企业据此调整策略。

    按照现已投产、在建、核准和规划的新干法水泥生产线产能估计,2008年已投产和目前在建的生产线全部投产后,熟料产能将达到3,800多万吨,并形成5,000万吨的水泥产能,加上尚未淘汰的落后产能,将在8,000万吨左右;到了2010年,湖南新型干法熟料产能达到6,665万吨,加上存留下来的落后产能,将形成超过1亿吨的水泥产能。

     预测 ,2010年湖南的水泥需求量在7,000~8,000万吨。若上述产能成为事实,首先湖南最大的市场长、株、潭(长沙为最开放市场,周边都可以快捷供应)地区的供应基本能够满足需求的供应;常德、郴州、永州、邵阳和娄底产能都将超过本地的需求(每个区域超出400~500万吨),供往外部区域,张家界与怀化地区也有超出;仅长沙、岳阳和衡阳地区存在水泥缺口。长沙为最主要的市场,已成为众矢之的;华新已在岳阳建设粉磨站,湖北的熟料可以在第一时间响应直抵岳阳,不会低于本地水泥的响应时间。

    吸取教训 积极面对新一轮新干投资热潮

    任何行业的投资都具有自身的经济循环周期。由于近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固定投资额不断攀升,带动了水泥需求强劲,市场向好,吸引大量投资者进入行业寻求利润,供需关系逐渐出现不平衡,价格偏离价值一定幅度。当市场逐渐趋于饱和时,为抢夺地盘,企业间相互竞争激烈,优胜劣汰,优胜企业留存行业,从而使行业集中度提高,抵抗风险能力增强,市场重新归于平衡,等待进入下一轮的经济投资循环。

    浙江、广东、河南在一段时期和一定的区域内形成过投资过热现象,发生这些现象都是市场的正常现象。正确面对新型干法水泥投资热,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行业投资循环中所处的位置,做出一个正确定位,并分析整个地区行业是否还具有投资空间,从而做出整体战略投资规划。

    当前湖南水泥行业形势向好,处于产销两旺的势头,但是,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湖南新干法生产线在各个区域都是比较密集的,投资的市场余留空间不是很大。

    由于市场的调节作用相对滞后,若已经出现衰退现象时才进行调整,为时已晚。湖南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晚于浙江、广东、河南,可以从浙江、广东等地区吸取投资过热、盲目发展的教训,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使之转换为先进生产力的动力,有力推进地区经济发展,避免再度出现“浙江”和“广东”现象。下面以浙江、广东、河南这三个新干法发展典型代表,结合湖南现有投资现状,作出分析,给未来新型干法投资提供借鉴。

地区

特征

问题

评述

浙江

1.   成熟型市场,市场发展空间不大;

2.   以本地民营企业投资为主;

3.   立窑淘汰坚决;

4.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的道路上做出了许多探索性的尝试。

1.     关注了先进和落后的矛盾,而忽视了市场的供需关系;

2.     总量过剩、产能布局不合理;

3.     初期建设的生产线规模小,在立窑淘汰过程中,改造为小型粉磨站,都面临着淘汰;

4.     没有突出的大企业,市场集中度低。

浙江现象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受当时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对未来市场的前瞻性缺乏把握,盲目跟风,超之过急,造成市场供需关系失衡。

落后产能的全部淘汰为下一步的市场整合奠定了基础。

广东

1.   成熟型市场,有一定的市场发展和淘汰空间,珠三角为国内最大的水泥市场之一;

2.   以基地布局规划水泥投资建设;

3.   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以外来企业为主,先行进入;

4.   吸取“浙江现象”教训,“控制”水泥投资速度;

5.   新一轮的投资高潮已经在媒体间不断披露,意在争夺立窑淘汰空间。

1.  立窑退出速度缓慢;

2.  投资过度集中,造成在一些区域内的一段时期内市场难以消化;

3.  投放的产品市场(集中高端市场)过窄,造成市场价格出现倒挂现象(低端产品价格高于高端产品)

4.  在新一轮的投资高潮,新建和退出的时间表为大家所关注。

    地方政府为遏制投资过热,采取控制投资节奏,减缓市场压力;大企业间对市场进行分析、对话、依据市场需求对产品细分,并作出调整;政府加大立窑淘汰力度,逐步消化过剩产能。

    由于上述原因,集中产能的投放已被市场逐步消化了;市场开始复苏。

河南

1.   发展中市场,市场容量仍有一定空间,淘汰空间缩小;

2.   结构调整步伐大,政策引导、市场竞争双轮并进,新型干法建设与立窑淘汰同步;

3.   新型干法生产线建设以本地大企业投资建设为主导;

4.   企业向规模化发展,在一定范围较大程度上拥有主导权。

1.    豫北、平顶山地区产能过于集中,目标市场都锁定郑州,不仅供需矛盾加剧,运输成本、环境压力都在增加;

2.    在立窑淘汰过程中,改造为粉磨站,产能急剧增加,超过了市场容量;

3.    在郑州本地新建大规模生产线,固然更具区位和规模优势,但新增产能对市场的供需关系影响非常大;

4.    持续3年的市场向好,引发了更多的投资者欲望,而市场的新增和淘汰空间都在缩小,产能扩张和市场空间的矛盾在加剧。

地方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出台了相关政策,并培育本地重点水泥企业,从政策和市场两个方面加快落后生产工艺的退出。

 

 

 

 

 

 

 

 

 

 

 

 

 

 

 

 

 












    浙江、广东等省的水泥投资在持续一个时期的高温之后,导致产能增长过猛,市场难以消化。尤其是浙江市场低迷已历经3年,市场需求正处于一个减缓的趋势,且落后产能已全部淘汰,可以说两个市场空间的增长在趋于零或负增长;广东吸取了浙江的教训,对急速膨胀的产能扩张踩了刹车,在2006年后放慢了建设速度。2005年末2006年初爆发的新增投放产能得以释放,逐步被市场消化,是今年广东地区的供需矛盾转换的一个重要因素。

    集中度低,驾驭市场的能力差,是湖南水泥工业的主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环境下,遭遇景气大幅下降的态势,供大于求,由于其水泥行业自身的集中度过低,根本无法控制地区产量,制衡价格。在这种局面下,降价拼杀成为水泥企业唯一的竞争利器,这进一步加大了行业景气度波动,使水泥行业在整个产业链的价格传递中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2004年年初国家对水泥等行业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在土地、信贷、环保等多冲干预和紧缩政策的压力下,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建设投资应声落地。而湖南现有水泥生产企业446家,已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374家,分布于全省14个市州,数目多,规模小,尤其缺乏能控制价格、平抑价格的主导企业和企业集团,并且过度分散,存在着集中度太低,行业调控能力弱的问题。

    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投资建设信息来看,仅长株潭地区100多公里半径范围内已投产和在建、拟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达到18条,其中,长沙11条,株洲3条,湘潭4条,全部投产后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将达到2,000万吨。在新型干法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湖南政府在水泥招商引资时并未提出落后产能退出实施计划,仅长株潭地区还有70多家立窑企业,产能约900万吨。落后水泥生产能力退出缓慢加剧了布局不合理所带来的行业冲击,企业间凸现新一轮恶性竞争发展态势,导致市场的无序竞争,并且把利润拱手让给下游消费者,这对水泥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投资和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目前湖南新干法投资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借鉴浙江、广东、河南等省的经验,避免出现过热问题。湖南水泥行业的主管部门,对此已有意识,对湖南水泥市场容量、产能布局、企业集中度等因素,对资源、市场、运输和竞争者等进行调查,科学布局,同时严格已规划项目的审批口径,严审项目,引导企业理性投资,进入平稳、健康的增长周期。

    值得强调的是,第一轮新干法投资的高潮才刚刚开始,已经进入的领先企业并不一定是最后的胜利者。目前水泥市场刚刚启动,还存在一定的变数。市场出现好转,有可能促使大量新兴企业进入行业,导致产量过剩,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互相压价,使市场重新返回到低迷状态。市场,就可能就形成一个陷阱。

    对此,湖南省建材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樊家生指出:在我国已经有些地方因为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上得太多,水泥供大于求,价格滑坡,投资者受损严重。这样的经验教训,湖南应该吸取,不能重蹈覆辙。做好投资者投资引导工作,开展投资风险评估,是当前建材行业管理工作的重点。一哄而上,投资过热,势必造成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