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泥行业发展政策的指引下,安徽省水泥行业不断加大新型干法水泥建设、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跨越性发展。
2007年,全国经济高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走高,对水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安徽省紧抓水泥工业良好发展契机,依托本省资源、技术、区位等优势,大力发展水泥行业,行业运行质量走高,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看到胜利果实的同时,我们还要提醒投资者,虽然目前行业发展形势较好,但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是大势所趋,工业落后的企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另外,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水泥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都在增加,行业利润受到影响。
银联信分析:
一、安徽省水泥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促进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国内、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水泥产品需求旺盛,促使水泥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在水泥行业发展政策的指引下,安徽省水泥行业不断加大新型干法水泥建设、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跨越性发展。
截至2007年11月,安徽省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业的资产总额达到了297.69亿元,同比增长20.75%。同时,利润总额涨势明显,共为20.44亿元,同比增长了38.19%,但较2006年同期增长幅度下降。
四季度,安徽水泥行业的销售收入、资产净值都保持了增长态势,应收帐款涨势强劲。2007年11月,安徽省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行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86.94亿元,同比增长了25.34%,占全国销售收入总额的5.17%;应收帐款达到10.84亿元,同比增长了58.95%,比过于去年同期涨幅。
二、安徽水泥工业发展的支撑条件
安徽省水泥工业已进入发展新阶段,目前所处内外环境比较好。水泥行业应充分利用目前有利时机,在宏观调控和规划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大力发展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水泥,通过先进工艺的发展促进落后工艺的淘汰,不断优化水泥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
1、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条件成熟
我国日产5000吨及以下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水泥的工艺技术、装备制作技术和管理水平已经比较成熟。建设周期已缩短为一年左右;国产化水平已经达到95%以上;改、扩建生产线吨投资已从1000余元降到200-300元;生产成本已降低到11-130元/吨的水平。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成熟和投资、运行成本的降低,以及在产品质量、资源环境能耗等各方面的优点,使其与其他工艺相比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2、从市场需求看,我国水泥消费需求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根据发达国家水泥消费规律,当人均水泥消费量达到700公斤以上,人均累积水泥消费达到20-22吨左右时,需求增长出现饱和,水泥总量开始下降。我国台湾省水泥消费从1950-1993年为持续高速增长时期,这期间人均消费水泥积累接近19吨,1993年是消费量的顶峰,人均消费水泥达1359公斤,从1994年开始回落,1995年来仍然维持较高的消费水平。2004年安徽省人均水泥消费量420公斤,低于全国人均水泥消费量740公斤水平,人均累积水泥消费量为3.9吨,低于全国人均累积水泥消费量为7.1吨。
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符合)的需要,水泥总量不能搞得过大,按照累积消费10-14吨达到饱和计,市场需求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另外,安徽省有近2000万吨立窑水泥生产能力将被淘汰,也为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三、安徽省发展水泥工业的自身优势
1、资源优势。安徽省有着极其丰富的优质水泥原料矿产资源,省内煤炭和电力资源丰富,公路、铁路和黄金水道物流优势明显。尤其安徽省沿江流域蕴藏有上百亿吨的水泥用优质石灰石资源,而在邻近安徽省的江浙沪地区,其石灰石资源已接近枯竭,这为安徽省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在沿江建设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基地提供了条件。
2、技术优势、企业优势。海螺集团是我国水泥工业的排头兵,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发面,具有较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已经掌握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核心技术,这为安徽省水泥工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3、区位优势。安徽省承东启西,交通便利,其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安徽省建筑业最发达的地区,是安徽省水泥产品极为重要的市场。此外,还可以通过长江水系,进入海洋运输,出口东南亚、东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有着运输成本低的优势。
四、安徽水泥行业发展的风险提示
1、能源价格全面上涨,水泥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根据2006年9月17日,发展改革委下发的《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意见的通知》规定,2007年水泥行业用电价格开始全面上调,淘汰类价格为0.15元/千瓦时,限制类的价格为0.04/千瓦时。2008年这一价格会进一步上调,淘汰类为0.20元/千瓦时,限制类为0.05元/千瓦时。水泥行业的电力成本上升。
另外,煤炭价格也在逐步上涨。11月份,因天气转冷,煤炭需求量增加,煤炭价格涨幅较大,主产省煤炭平均出矿价每吨为447元,较10月份上涨0.81%,较上年同期上升4.2%。
在下游需求拉动、政策成本上升、企业议价能力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明年煤炭价格仍将持续高位运行,这将为水泥行业带来成本压力。
2、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或导致未来局部地区的供求关系恶化
在我国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推动下,各企业纷纷上马新型干法生产线,为抢占落后产能淘汰留下的市场空白进行提前布局。然而局部市场的供求失衡可能出现,目前福建沿海地区的局部产能已经饱和。
华东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新型干法比重较高,区域整合进程较快。江浙沪为海螺水泥、南方水泥两大巨头占据,安徽省是海螺水泥的根据地,山东省则以中联水泥、山水集团为主力。优势企业在该地区的目标市场存在一定重合,目前优势企业仍以整合各自细分区域的落后产能,区域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将维持水泥价格高位,短兵相接迟早会在华东市场上演。
3、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水泥需求量或将下降
针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2007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措施,一方面通过信贷窗口指导、加息、上调准备金率、特别国债以及发行定向央票等金融手段,控制信贷增长,收紧资金供给;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等手段,直接控制企业的投资冲动。
07年下半年国家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整。九月份出台的《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通知规定对第二套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到四成,同时贷款利率上浮10%。十二月份央行与银监会又再度出台了《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对“第二套房”进行了严格界定,限制房贷的申请额度和次数。
另外,2007年中将要开征物业税的传闻不绝于耳,国税总局在10个省市开始试点“空转”,而且明年可能会在部分城市试点“实转”。
这些政策出台后,房地产板块出现了大幅下跌,投资者似乎对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势失去了信心,我们认为这一政策对房地产的需求会有较大影响,房价会出现拐点。而房地产行业又是水泥行业的重要下游产业,这无疑会影响水泥的需求量,进而影响水泥行业的发展。
4、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企业面临关闭风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7日公布的2007年应予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1066户企业名单中,涉及安徽省的企业有61家,这些企业不能按期完成工艺升级改造,很多企业都面临关闭风险。
另外,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工商、质检部门坚决查处和取缔无证生产的水泥企业,电力部门一律停止向无证企业供电。有生产许可证但未完成淘汰任务的企业不得换发新的生产许可证。发展改革委还要求各地对本地区有关企业的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请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可见,对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之大、决心之强,如果落后产能企业可以在到期日之前顺利完成改造、升级或者转产,那么企业还有一线生机,如果不能完成,可以说立窑企业这次是在劫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