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出手冀东水泥加紧“跑马圈地”

来源: 来源: 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6日

    从山西到内蒙,冀东水泥今年以来通过不断的产能扩张,势力范围早已超出了公司此前拟定的“三北”市场。在不断扩张的背后,公司的盈利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即便是在公司的大本营河北,其已有的市场份额也受到竞争对手的蚕食。有分析认为,冀东水泥外延式扩张战略的成效有待市场检验。

    频频外延式扩张

    昨日,冀东水泥又公布两项扩张计划,即公司单方对内蒙古公司增资2亿元;同时,收购冀东集团工会所持有的冀东水泥阿巴嘎旗有限责任公司30%股权,并增加注册资本9500万元;本月初,公司公告将联手山西卦山水泥共同出资10亿元组建新公司。

    这仅仅只是冀东水泥12月份以来公布的产能扩张计划。资料显示,2008年以来,冀东水泥在建和拟建的熟料生产线已超过30条,合计熟料产能接近6000万吨。三季报显示,冀东水泥投资现金流出为22.1亿,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8.3亿,同比增加164%,增长的原因主要用于在建产能的资本开支。

    冀东水泥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公司在过去三北战略的基础上,确定了“扩大既有区域优势,拓展新的发展区域”的方针,稳健推进区域领先的发展战略。尽管部分地区并非公司强势区域,但水泥行业受制于300公里的销售限制,这种市场特性决定了公司在空白市场布点的可行性。

    根据规划,到2010年,冀东水泥的水泥产能将达到1亿吨,是目前产能的4倍左右。

    冀东水泥此前曾拟定过“三北”发展战略,但公司今年来的扩张似乎并没有按照原定的路线,扩张地域包括了四川、重庆及湖南等南方市场。四处圈地虽然为冀东水泥带来了规模效应,但是公司区域性优势却并不明显。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冀东水泥在河北、陕西、内蒙古、吉林等地的市场份额分别只有18%、17%、16%及12%。

    “虽然公司的市场份额整体不高,但是个别区域占有率却比较高。以内蒙地区为例,公司在呼和浩特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近80%,该地区目前的市场需求旺盛,因此,公司需要提高在该地区的产能。”冀东水泥上述人士称。

    大本营受到挑战

    在冀东水泥四处扩张的同时,公司的业绩渐现隐患。今年上半年冀东水泥的综合毛利率为24.13%,同比减少2.72%。公司方面将盈利能力下降的原因归咎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研究员对记者表示,冀东水泥在建和拟建产能的地理分布相当分散,在各区域市场的市场份额普遍低于20%,因此市场控制力较差,缺乏市场定价权,从而导致毛利润水平不稳定。在产能过剩的形势下,毛利润水平的下降使之更容易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冲击。

    与之相反的是,侧重于区域性水泥市场建设的祁连山、赛马实业等同类型企业的毛利润则大幅度提升,中期毛利率均上涨五六个百分点。

    冀东水泥的外延式扩张战略或许给竞争对手提供了发展空间。在冀东水泥主要基地河北省,北京金隅集团通过并购扩张迅速成长起来,其目前的生产能力紧随冀东水泥,全国排名第五,且目前该公司还有400万吨左右的产能在河北、北京地区在建,发展势头直逼冀东水泥。

    11月14日,太行水泥的一则公告更是加重了市场人士对冀东水泥的担忧。该公告称,金隅集团拟在双方现有水泥业务及市场(包括天津、北京﹑河北部分地区)以及其他区域市场寻求新的相关商业机会并进一步发展水泥业务,并拟出资设立赞皇金隅水泥公司、拟整合北京小水泥业务等。

    上述研究员认为,如果冀东水泥坚持实施既定的产能扩张计划,则会大规模增加财务负担,在各个区域均面临激烈竞争,出现“大而不强”的状况,企业的盈利状况,乃至可持续经营能力都将有可能面临挑战。

    招商证券研究员杨东森认为,尽管冀东水泥产业布局四处开花,但三北战略仍是重点,此前公司先后四次加大对山西水泥市场的投资,目的就是为了将河北、陕西及内蒙分散的市场格局连成一片,提高其在北方市场的产能;但是,在行业产能过剩和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政府淘汰手续相对完备的生产企业需要付出大量财政补贴,且淘汰落后产能会增加就业压力,因此,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恐将低于市场预期,投资效应短期内难以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