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崔星太:用合作共赢开创水泥市场健康新格局

来源: 来源: 中国建材股份副总裁 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04日

尊敬的雷前治会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很高兴与国内外的水泥界资深专家、企业家和金融界、新闻媒体等方面的朋友相聚上海,就水泥市场发展的一些热点问题与大家探讨和交流。这次会议是水泥行业的一大盛会,是中国水泥工业首次大规模的市场发展研讨会,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相信将对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受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和中国建材总裁曹江林委托,作大会发言。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用合作共赢开创水泥市场健康新格局》。

    一、 4万亿拉动内需为水泥行业带来难得的机遇

    去年以来,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对中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沉着应对,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推出有利于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系列措施,提振市场信心,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出台了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政策,地方政府积极落实,纷纷出台本地扩大内需、加大基本建设等重大工程投资规模的措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将扩大内需的投资重点落在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上。

    在4万亿扩内需、促增长基础上,国务院又颁布了“金九条”,进一步提出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实施细则,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保证经济一定增速,减轻全球经济放缓所带来的冲击。其中引起特别关注的是并购贷款的启动,这标志着有银行信贷支撑的并购浪潮将有可能在中国逐渐展开。

    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固然很大,但也要看到在这个特殊时刻潜存的机遇。中国建材认为,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而作出的一系列宏观政策的调整,对于被喻为基本建设“粮食”的建材行业来说,是及时雨,是雪中炭。国家化“危”为“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给建材行业,特别是水泥行业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首先是技术结构或者说产品结构调整的机遇。

    国家4万亿投资以及各地启动的投资项目,大都用于建设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型工程项目,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关键项目,各级地方政府更是将投资重点放在加大铁路、公路、机场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这直接对水泥行业的需求起到拉动作用。

    我们看到,在此次拉动内需中,国家投资措施明确提出对高耗能和供大于求的行业要进行结构调整,要“上大压小”。近年来虽然加大淘汰落后的力度,但目前还有40%多的小水泥,很多小粉磨站也混迹其中,潜存着巨大的行业质量风险。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促进各地方政府下决心淘汰小水泥,下决心提高行业和市场准入门槛,用市场准入的方式让不符合质量的小粉磨站出局,从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这一次市场自然调节也将迫使落后生产力退出市场,为新型干法线腾出空间,为快速实施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良机。

    第二是组织结构调整的机遇,也是联合重组的机遇。

    受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多年来形成的粗放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犹为迫切,而联合重组正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通过联合重组,可以有效推动产业整合,实现结构调整,促进中国经济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在国家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中明确指出,要在信贷规模上对大型企业集团的兼并重组给予有力的资金支持。新年伊始,金融机构就正式启动了我国首笔并购贷款,以市场化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行业整合,引导信贷资金合理进入并购市场。这也为水泥业的联合重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大家知道,水泥业长期存在着集中度低、恶性竞争严重的局面。如果抓住现有的时机加快进行联合重组,将推动水泥行业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提高集中度,控制区域市场,增加话语权,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二是用先进的生产力淘汰落后的生产力。通过联合重组,最终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产业整合与产业升级。

    2月13日,中国建设银行将其发放的首笔20亿元并购贷款授予中国建材,用来支持中国建材的重大联合重组。中国建材将抓住这个机遇,稳定快速地巩固和完善已经成功的联合重组,继续加强对区域市场的控制力,按照既定的战略目标,快速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企业。

    第三是管理整合的机遇。

    危机来临,如何面对?正如冬小麦过冬一样,只有经历了严冬的小麦的才能结出果实,关键是不要让冬天白白过去。许多行业的大型企业选择了以苦练内功提升基础管理,为未来发展铺道。

   中国建材是通过联合成长起来的,我们认为,越是危机来临的时候,也越是加大管理整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好时机。自去年底开始,中国建材紧紧抓住这个时机不放松,苦练内功,在系统内实行对标管理,向管理、向成本要效益。我们积极开展管理整合,不断加大市场营销集中、采购集中、财务集中、技术集中和投资决策集中。

    2009年是中国建材确定的管理整合年,中国建材正在按照国资委提出的“调整优化上水平”要求,深入实施“三五”管理整合模式,实现“管理整合出效益”。前两天中国建材刚刚召开了全部所属企业参加的管理整合现场交流会,大家以系统内优秀企业为标杆,畅所欲言,交流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国建材近两年来联合重组了几十家企业,目的是促进行业结构调整,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行业效益。建立资产纽带是第一步,而通过管理整合出效益才是关键。

    总之,我们要珍惜国家以投资拉动扩大内需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继续推进行业的结构调整,加快联合重组,加大管理整合,实现水泥业的健康发展。

    每一轮经济周期调整的时候,建材行业都是最后一个降温,复苏时又是第一个升温,因此国家加大投资第一个受益的是水泥行定,受益最大的也是水泥行业。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我们看到,中央政府通过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提振了资本市场的信心,进入2009年,在全球股市的低迷中,中国股市走出了一轮不同的上升行情,特别是水泥板块,表现更加令人鼓舞。最近,媒体披露中央将代发2000亿地方债帮助地方拉动内需的消息,这对水泥行业无疑又是一个极大的利好,相信未来水泥板块的趋势十分值得期待。

    二、大企业之间要通过市场协同实现合作共赢

    首先,过度竞争必将导致行业利益受到损害。

    中国建材认为,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在行业利益之中。我们所处的水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多年来为的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却没有充分享受到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也就是说,行业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一点,相信我们的水泥企业老板们深有体会。

    水泥行业价值之所以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一是因为新型干法水泥投资过于分散,还有相当数量的小立窑水泥,无序的恶性竞争成为行业的主导竞争模式;二是缺少像我国钢铁行业中宝钢、武钢那样有一定市场话语权的负责任的大型企业集团;三是我们的水泥行业没有能够实现整体上的价值觉醒。

    在整个价值体系中,水泥行业的利益长期受到挤压,而水泥企业一直沿用了一种扩大自身规模、压低生产成本的行业内部竞争思路,而忽视了整个行业价值的提升,忽视了寻求提升行业价值的思路和方法。我个人认为,对于水泥行业而言,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但决不是唯一手段,更不是竞争的利器,企业效益的实现更主要的还是来源于合理的产品市场价格。

    一个行业的价值是在与上下游产业的博弈过程中提升的,而行业的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事实证明,恶性竞争、过度竞争最终损害的是全行业的利益,如果整个行业都处在非理性竞争中,企业的利益就难以保证。

    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没有竞争的市场是不合理的,但是过度竞争会带来对资源的破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行业本身。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水泥企业在恶性竞争中并没有受益。近期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就对中国的奶制品业造成重创,从表面上看,是奶农违法、企业家缺德,从深层次看,正是恶性竞争的必然结果。在过度竞争中,奶粉到是便宜了,但代价是孩子的健康受到损害;在恶性竞争中,水泥到是便宜了,但为建筑质量存下了隐患。

    其次,大企业集团应该承担起历史使命,主动进行市场协同。

    随着联合重组的推进,中国的大水泥公司很快会脱颖而出,产业集中度将得到有效提升,大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在区域市场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水泥市场良性化,大企业之间的协同就变得至关重要。

    面对四万亿拉动内需带来的历史机遇,作为央企,作为国家队,作为在区域内、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水泥企业,应该树立大局观,立足行业发展全局,以推动我国建材行业健康发展为已任,切实负起责任,带头市场协同, 理性划分区域,确定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拒绝恶性竞争,这是大企业应有的胸怀和应尽的责任。
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建材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实施大水泥战略,推进区域性的联合重组;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积极推动与大企业的协同合作,共同创造一个良性发展的环境,使中国的水泥行业发展健康化。

    中国建材的这个理念,得到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地方各级政府以及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地方水泥协会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行业内兄弟企业的理解与认同。2006年7月中国建材与海螺集团合作,对徐州海螺进行重组,就是立足于区域市场协同,这一案例成为成熟、理智的大型企业集团展合作共赢的典范。去年以来我们与山水集团在市场协同方面进行了良好合作,不仅双方都从中受益,有效提升了企业效益,而且对促进山东省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中国建材推动的南方水泥重组,出发点是推动区域市场健康发展,让区域内企业共同受益,联合重组的大旗一挥,三狮、浙江水泥、虎山等区域内的大水泥企业就积极响应,用雷局长的话讲,就是“与其说中国建材收购了大家,不如说中国建材用资本搭建了一个平台,与大家共同发展。”在去年下半年十分不利的经济环境中,浙江的水泥企业运行稳健,也得益于这一场联合重组,得益于重组后大家推动的市场协同。

    第三,合理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水泥是个“短腿”产品,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这就决定了水泥企业应该按照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合理布局。

    从全球来看,水泥企业的布局大多是由政府统一主导的,一般在一个区域范围内仅有一家水泥企业,甚至很多国家也就只有一两家大型水泥公司主导市场,这样既有效避免了恶性竞争,也有效避免了浪费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而从我国的行业发展现状看,这个方面还很薄弱。

    因此中国建材认为,政府应该制订政策,采取措施,加强对水泥区域布局的统筹规划,不要让某些地方的投资热情变成没有效率、造成未来市场恶性竞争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重复建设。在这方面,我们呼吁水泥协会也要起到强有力的引导作用,推动水泥布局的规范化。

    第四,提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迎接水泥发展新时代。

    今天,中国的水泥产量已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水泥第一大国,。但水泥的产量不可能一直增长,今天我们依靠联合重组来增加企业的规模,但联合重组完成后,下一步,水泥企业应该怎么样成长?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看法是,水泥企业应该转变那种单纯依靠量的增长达到企业规模增长的成长模式,代之以提高水泥产品的附加值来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通过延伸产业链,迎接水泥发展的新时代。

    水泥量的增长达到稳定之后,水泥的生产应该更加精细化,比如日本就有100多种水泥,日本的企业把水泥细分,通过技术创新来研制出各种不同用途的水泥,实现精细化生产,提高附加值。此外,延伸产业链,除了目前商品混凝土以外,用水泥制作外墙板、屋面瓦等,向着制品化发展,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空间。也就是说,水泥企业在一段高增长之后,水泥企业的扩张应该依循产业链和价值链来扩张。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自2006年3月在香港上市以来,在短短的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在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下,中国建材通过推动资本运营和联合重组两个轮子,快速实施大水泥、区域化战略,使水泥业务得到快速成长,并通过水泥业务的成长,不断实现向投资者的承诺。

    在公司的快速成长中,我们得到来自国资委、发改委、等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得到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得到投资者的关注与厚受,以及新闻媒体的关注与厚爱。我们的战略与文化得到所有加盟企业的认同,我们致力于推动水泥市场健康化的理念得到兄弟单位的支持与响应。作为一个水泥行业的后来者,我们衷心地感谢创业者们为水泥工业发展做出的艰苦努力,为我们今天的事业打下的坚实基础。基于水泥的产品特性,我们始终坚持区域化的市场战略;基于中国建材的企业文化,我们始终坚持与行业伙伴和谐共赢的竞争策略;基于中国水泥行业的特点,我们始终坚持以联合重组为主,新建、扩建为辅的发展策略。我们愿意与兄弟企业真诚携手,通力合作,通过双赢、多赢和共赢,共同开创水泥市场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三、总结

    最后,我再重复一下今天演讲的主要观点:
    1、 我们要珍惜四万亿拉动内需为水泥行业带来的难得机遇。
    2、 联合重组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3、 中国建材正在积极落实国资委提出的“调整优化上水平”要求,实现”管理整合出效益”。
    4、 竞争是一把双刃剑,过度竞争损害行业利益。
    5、 大企业必须负起责任,划分市场区域,确定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进行理性竞争。
    6、 国家应主导水泥的合理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7、 行业协会应该起到强有力的作用,推动水泥布局的规范化。
    8、 提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迎接水泥发展新时代。
    9、 大企业之间应该通过市场协同实现合作共赢。
    10、 中国建材愿意与兄弟企业携手合作,通过双赢、多赢和共赢,共同开创水泥市场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最后,祝2009中国水泥市场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