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浩:高考的回忆

来源: 来源: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科技部主任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2日

    引子:2009年的高考又要开始了,我周围的朋友乃至水泥行业很多做父母的都在为孩子的高考紧张地忙碌着。生活在富裕环境下的孩子们,他们可能不知在改革开放初期,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上大学时的艰苦情景。近日,我与本文的作者清浩同志联系,想将他在三年前刊载在《中国建材报》上的这篇文章在网上再次发表,希望能给参加今年高考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增加一些信心,一点启示。

——中国水泥协会孔祥忠

     27年前我参加了全国高考,这是自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五个年头,我虽然生长在被人们称为“鱼米之乡”的江苏丹阳,但当时由于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也是刚开始的第一个年头,温饱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生活条件还非常差。因此,直到今天,当年高考的前前后后依然一幕幕在我脑海中浮现。

    1982年高考全国招生23万大学生,其中全国高校在江苏省招生近9000人,由于考生太多,在高考前大约是5月份各地还要举行预考,只有预考通过后才有资格参加当年的高考,高考的升学比例也就在4%左右,真可谓是千军万马挤在羊肠小道上。在计划经济年代,每个人的户口、档案等管理得非常严格,能够走出山村,靠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家庭,从当时来看也只有考上大学这华山一条路,心里压力可想而知。如今,全国招生的大学生近475万(参加高考的学生867万),有的地方升学比例70%以上,即使考不上大学,或还有各种各样的成人高考、或能通过缴纳一些费用跨入大学之门,自然升学的压力就小得多。

    另外,近年考生的经济条件与我们那时相比也不能同日而语,不要说城市考生在考前就住在带空调的宾馆、饭店,营养套餐一日三顿按时供应,回想我们高考的岁月,我清楚地记得——7月6日,我母亲将小手帕左一层右一层地打开,哆哆嗦嗦地把仅有的钱1角、2角全部交给了我,一共2.4元钱,当时的情景,她交给我的不仅仅是2.4元钱,仿佛是她的全部希望和寄托。我家离县城虽只有区区15公里,但当时的条件,我们乡镇还没有公共汽车通县城,只能到3公里外乘花2角钱乘2小时的小木船才能到达县城,从县城的轮船码头到考场还要步行近1小时。我们那个考场的几百名考生全部住在县体育馆,7月份的南方不仅天热而且湿度大,这么多人拥挤在一起,连电扇都没有,睡在凉席上就是一身汗,万般无奈,只能将凉席铺在露天的篮球场上,可是南方的潮湿天气蚊子又多,还是睡不好,班主任见状自费为学生买来蚊香,在凉席的四角各点上一盘,尽管这样,蚊子依旧从空中俯冲下来咬人。就这样在露天住了三天,每天的伙食费是0.15元。第三天下午(7月9日)待考英语和生物时,天空下起了大雨,天气是凉爽了,可大雨一直到考试结束后也没有停止,况且也赶不上最后一班由县城返回的轮船,只能冒着大雨,背着书包、凉席和简单的洗漱用具步行回家。高考总共花费了我们家0.65元钱,剩下的1.75元如数的还给了我的母亲。

    弹指一挥间,20多年过去了,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现在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当今的考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再也无需吃上我们那样的苦,但对我来说,所经历的那次高考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所经历的艰辛永远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