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行业看,上半年煤炭、有色、冶金、石化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占全国工业利润总额的48%,占工业新增利润的89.2%。而建材、机械、电子、电力行业利润下降,其中汽车行业利润下降48.8%。
很明显,利润快速增长的行业集中在上游,而利润下降的集中在下游。生产成本上升幅度持续快于市场销售价格成为当前工业经济效益增幅回落的第一大因素。
据朱宏任介绍,2002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持续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2002年、2003年、2004年两者涨幅差距分别为0.8、4.6和6.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差距进一步扩大到7个百分点。由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长时间持续上涨,下游行业消化能力有限,上下游产业之间出现了利润格局的转移或调整。
部分行业生产能力增长快于市场需求,拖了整个工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后腿。近几年,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张,一批新建项目集中投产。而去年以来,投资增势放缓等因素导致部分产品需求减速,行业供大于求矛盾逐步显现,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行业利润下滑、亏损额上升。电解铝、钢铁、汽车、平板玻璃、化纤等行业表现得比较突出。以电解铝为例,全行业125户生产企业中有39户停产、55户净亏损。
季节性因素也不可忽视。一季度是水泥行业的消费淡季,历来亏多赢少。2004年一季度由于投资和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水泥行业超常发展,实现盈利31亿元。今年一季度,过热的需求得到有效抑制,水泥行业回归正常状况,净亏损3.5亿元。进入二季度后,水泥行业效益下滑趋势减缓,5月末扭亏为盈,上半年实现利润17.6亿元。
另外还有国际市场需求变动因素。由于国际市场不景气,上半年电子器件行业出口增幅回落较多,实现利润同比减少45亿元,降幅达76%。
朱宏任指出,对于当前工业经济效益的变化,应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工业利润从2002年三季度至2004年四季度已连续十个季度保持了30%至40%的稳定高增长。今年一、 二季度在上年较高的基数上,适度回落,仍达15%以上,基本上属于合理回归。
但也应该看到,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上升,行业效益明显分化,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困难,也是实际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果让其长期存在并逐步扩大,不但将影响工业经济的较快增长,还将引起企业破产、失业增加等社会问题,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因此需要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