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腾飞拉动新疆水泥进入高景气阶段

来源: 来源: 华泰联合证券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8日

    新疆经济腾飞拉开序幕

    中共中央、国务院5月17日至19日召开了新疆工作座谈会,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央对于未来新疆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指导思想,以求推进“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此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的核心,是提出了针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中期来看,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多;长期来看,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因此,这预示着新疆大开发的序幕拉开。

    2009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27亿元,过去三年的增速分别为18%、22%、25%,假定今年增速达到30%,则投资规模将达到3675亿元。那么按照规划目标,“十二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积将达到2436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4871亿元。这个规模已经超过了西北地区较好的陕西省在200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2008年甘肃投资总额的约3倍。

    增强经济自身发展动力是此次会议的一大主旨,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民生工程将进入一个集中建设期。预计中央会继续加大对新疆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南疆地区的住房改造,二是保证能源输出需要建设的电网、铁路等。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结束后,新疆区域振兴规划将出台。该规划会和中央“十二五”规划相衔接,最终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区域规划将着眼开发新疆的优势资源,包括石油化工、煤炭、有色金属以及特色农业产业。这些产业将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为新疆的优势产业。

    新疆战略地位的再认识

    新疆的国际、国内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因此稳定和发展这一地区是中央政府必然的选择。

      面向中亚、欧洲和中东的桥头堡

    新疆是中国距离西亚、欧洲及中东最近的地区,随着中亚经济发展,新疆可能会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

    新疆地处亚欧腹部,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心,是我国与中亚、欧洲连接的惟一陆路通道,是继北美经济圈、欧盟经济圈和东亚经济圈后的全球第四大经济圈——中西南亚经济圈的重心区,其经济地位不言而喻。早在古代丝绸之路时期,新疆就是我国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历史意义非常重大。如今新疆沿边境线附近拥有17个一类口岸和12个二类口岸,成为我国利用周边国家资源和市场最为便捷的省区之一。

    中亚国家经济正处于恢复与增长阶段,消费市场尚未被充分开发,从发展的眼光看,这为新疆的产品和国内产品通过新疆进入这一区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长期以来,新疆对中东和欧洲各国的外贸出口主要依赖于面向太平洋的出海口,这制约了新疆经济进一步发展。如果进一步畅通第二亚欧大陆桥,努力开辟新疆向西的出海口,就会发挥港口物流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新疆过去对欧洲和中东市场地产商品的出口一直是先向东运往3700多公里外的天津新港,再经海运绕行至目的港,比早在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绕了一大圈。

    如果我们将向东往太平洋市场方向调整至向西往大西洋欧洲市场,里海、黑海西亚市场,波斯湾中东市场方向,就会发现新疆原来是中国距离西亚、欧洲及中东最近的地区。随着中亚经济发展,新疆可能会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

    第二亚欧大陆桥具有明显的优势:1)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越:整个陆桥避开了高寒地区,港口无封冻期,自然条件好,吞吐能力大,可以常年作业;2)运输距离短:比西伯利亚大陆桥缩短陆上运距2000—2500公里,比绕道印度洋和苏伊士运河的水运距离缩短了10000公里,到中亚、西亚各国,优势更为突出。一般情况下,陆桥运输比海上运输运费节省20—25%,而时间缩短1个月左右;3)辐射面广:新亚欧大陆桥辐射亚欧大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达5071万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75%左右;4)对亚太地区吸引力大:除我国(大陆)外,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一些大洋洲国家和我国的台湾,港澳地区,均可利用此线开展集装箱运输。

    如果从50年代初期由日本经美洲大陆向欧洲运输集装箱算起,大陆桥问世已近半个世纪。但这仅仅是个开端,从发展趋势看,大陆桥运输前景广阔,开发潜力巨大。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包括火车、轮船等在内的交通工具的现代化、高速化、对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大陆桥运输,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还有集装箱运输的迅速普及,既为大陆桥运输提供了稳定的箱源,促进着大陆运输发展,又展示了大陆桥运输的巨大潜力。

      争夺中亚油气资源的咽喉要道

    近年来,世界石油资源和市场分布不均衡的矛盾有加剧的趋势:从资源分布看,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和北美三个地区剩余石油可采储量占世界的82.3%,待探明可采石油资源占世界的72%。其中中东地区剩余石油可采储量占世界的64%,待探明可采石油资源占世界的25%。2010年以后欧佩克在世界石油产量中所占份额将由目前的39%增至50%以上,世界石油供应将更加依赖中东。从消费情况看,当前及今后十几年世界石油消费近80%集中在北美、亚太和欧洲。这种资源分布与消费格局,使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更显突出。随着石油供求格局的变化,围绕石油资源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中亚及其相邻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被誉为21世纪的“世界能源供应基地”。在前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中亚各油气生产国都把“油气兴国”作为期基本的发展战略,制订了宏伟的发展计划。各种背景的大型石油公司也纷纷进入这块有巨大油气潜力的地区。中亚的油气勘探开发成为世界石油工业的热点之一,从中亚油气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份额成为石油公司和大国(集团)角逐的焦点之一。

    2009年中国石油需求量约为4.4亿吨,其中进口约2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40%,而进口石油中接近80%来自中东和非洲。因此,中国必须要努力实现进口石油来源的多元化,分散风险。但中国石油来源多元化战略并非一帆风顺:首先,在开发海底油田领域,中国和日本以及南海周边各国有着一系列摩擦;其次, 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的铺设路线上,日本和中国展开了激烈竞争,俄罗斯纵横捭阖,使自己在远东取得有利地位;此外,由于委内瑞拉等产油国的反美、资源国有化倾向,中国在委内瑞拉等地购买石油使中国卷入美国和委内瑞拉等国的激烈争斗之中。

    中亚对中国能源安全保障来说,意义绝不仅仅是一个窗口或一条通道,而是个可以应急和避险的能源后院。因此,构建中国中亚石油天然气运输大通道,对中国的能源安全乃至国家都至关重要,具有战略意义。而新疆正是中亚油气进入中国的必经之路,已建成的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和在建的中国-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管道(年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都经过新疆。
未来重要的资源供应基地

      新疆资源储量丰富

    新疆已经发现的矿产资源包括能源、黑色金属、有色、稀有、稀土及贵重金属、化工原料和建筑材料非金属、宝石和玉石及地下水7大类,约138种矿产,占全国168种矿产的82%,有117种已探明储量,有68种矿种被不同程度开发利用,有42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24种居全国前5位,成为我国矿种最多的省区。
石油、煤炭、天然气是当今最主要的能源资源,而这三种资源在新疆都有广泛的分布。根据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新疆石油资源量208.6亿吨,占国内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为10.3万亿立方米,占国内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

    未来随着运力的提升和加工能力的发展,新疆将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供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