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自主创新与中国现代化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10月13日
  《经济半小时》10月9日节目播出《中国经济大讲堂之成思危:自主创新与中国现代化》

  本期主讲嘉宾:成思危先生,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1935 年6月出生与湖南湘乡;1951年12月参加工作;1983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4 至96年任化工部副部长;1996年任民建中央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成思危先生不一遗余力地推动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他的《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在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被列为一号提案。在他的倡导下风险投资在中国才真正开始引起政府和国人的重视。

  以下是成先生有关“畅谈自主创新和中国现代化”的演讲实录:

  成思危:为什么今天选择这样一个主题做演讲呢,原因之一是我讲经济讲的太多了,没有太多创新了,大家可能都听过我的观点,所以今天就换一个主题。第二是我觉得创新非常重要,但是我们现在对创新的很多理解还有一些不够完整或者说欠缺的地方,所以也愿意利用这个机会谈一谈我对创新的理解。第三是因为我多年搞研究工作、搞科技管理工作、近年来也在积极地推动风险投资事业,这些跟创新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宣传推动创新的重要性。

  一、今天中国的创新是什么?

  成思危:创新的基本定义是指引入或者产生某种新事物而造成变化,创新理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雄彼德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这本书里提出来的,他当时提出来的定义,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组合,包括开发一种新的产品,从用一种新的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或者控制原料或者半成品一种新的来源,以及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他当时提出就这五个新,都属于创新,当然从1912年到现在已经快一百年了,创新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但是从最初的概念,演变到今天我们认为创新本身还是指的引入或者产生某种新事物,并且造成变化,所以创新和发明是不一样的,创新不一定都是发明,当然发明肯定它里头有创新。大家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创新本身来说,它不仅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保证,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它就没有办法生存和发展,企业家的成绩只是过去,他们每天都要面临新的挑战。所以作为企业家考虑的不是今天干什么,而是要考虑明天干什么。同时创新也是一个国家特别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是我今天演讲的一个简短前言。

  下面我谈谈三种类型的创新,就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的服务引入市场,实现它商业价值的这个过程;管理创新是指把一种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或者新的组织形式引入企业或者国家的管理中,并取得相应的效果的过程;而制度创新则是指将一种新关系新体制或者新机制引入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并且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关于这些在我主编和我作为主要作者的《中国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这本书里,对这些观点有比较详细的阐述。

  那么首先讲技术创新。这种创新大体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属于跟随创新,就是说别人有一个创新了,你在它的基础上或者在它的外围再去发展新的东西,比如CDMA手机,韩国CDMA手机是从美国引进的,它的核心技术还是美国的,但是韩国近年来对CDMA手机的一些外围技术它做了很多的创新,所以它也掌握了很多这个方面的这个专利,这就等于是在别人的基础上,跟随着在外围发现了很多创新。这种创新本身也有重要意义,所以尽管它现在核心技术还是要交给美国专利费,但是它外围的专利技术已经使得它CDMA手机已经树立了比较良好的基础;第二种类型创新叫集成创新,所谓集成创新就是把现有技术的组合起来而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最典型的就是复印机,在它创新出来之前它的所有的技术都是成熟的,但是要把它组合起来变成复印机,这个技术是创新出来的,这叫集成创新;还有一种类型是原始创新,原始创新是从一种发明开始,我们说企业要具备自己的研究开发能力,在国外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根据行业的不同一般是从3%到10%,特别是高科技的行业像IT、生物技术、制药等等,它的研究开发费用都是要占到销售额的10%左右。有的企业的研究开发队伍也是非常强的,企业要保持这样一个能力才能不断创新,如果企业不能创新,它在市场的竞争中就很难立足。那么另外一个方面企业对市场的需求要有敏感性,这主要表现在要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改进老产品,或者开发新产品。比如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尼龙,尼龙大家知道在投入市场初期的时候只是用来制造降落伞和尼龙丝袜,到1945年就把尼龙扩大用途用于纺织用的精纱,1948年扩大到轮胎,作为轮胎的帘子布,1955年扩大到用来做膨胀纱,1959年把尼龙用作为地毯纱,大家知道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当它一个用途的产品需求饱和以后,他开发出一个新用途,于是又打开了它的新周期,这样不断地开发新用途,就使得尼龙应用的面越来越广,产品的生命周期就延长了,使它不断能保持盈利。所以我们说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感性,也是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那么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使企业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生产他人难以模仿的产品,这样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企业走上技术创新为核心的这种集约式的发展道路。这种类型是我要讲的第一种创新—技术创新。

  第二种创新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指把一种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或者新的组织形式,引入企业,当然也可以包括政府的管理之中,并取得相应的效果的过程。从管理的发展过程来看呢大体上有三个阶段,或者说以三种管理方式为主的一个发展的过程,就是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大家知道管理最初的时候是靠管理者的经验去进行管理的,这是以经验为主的阶段,在十九世纪前差不多都属于此阶段。十九世纪末叶到二十世纪初叶科学管理开始兴起,第一种趋势就是科学管理分工很细产生了问题,每个工人每天只是简单的操作,没有了创新的积极性;第二是由于分工细组织层次就有很多级,那么大家知道,每多一级信息传递就多了一个失真的机会。讲一个笑话,比如小李看见老张上医院,他可能跟小王说,老张上医院看病去。而等小王跟小陈说时,就变成了,哎呀老张上医院看病,看来病得不轻啊,等小陈跟大李说,哎呀,老张病得挺重的,没准是癌症,等大李跟王科长说,你知道吗,老张得癌症了,这王科长再向领导一报告,老张得了癌症,咱们得赶快采取措施啊,结果最后这个领导一问老张你上医院了,是,你干吗去了,我给爱人拿药去了,根本没有生病,由于层次太多造成信息传递的失真。就容易造成指挥上的失灵;第三由于分工多必然就有很多部门,阻力最容易发生在部门之间,这个部门认为非常重要的事,那个部门认为不着急,因为不是对我非常重要,所以这样组织的效率就差了。比如说客户打电话给一个部门,说我家的电话坏了,你是不是修理修理,这个部门可能记录下来了,但是打电话给维修班的时候,维修班说着什么急?今天下班了,明天再说吧,因为他也不着急,所以这样就容易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从八十年代开始,美国有两个教授海默、查比就提出了要重组业务流程,把业务流程重组,要改变那种分工细的情况,要让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独立自主的管理的层次,那么他就可以发挥它的积极性,这样同时使组织变成扁平的,这样提高组织的效率,减少信息失真,减部门间的扯皮和摩擦,所以,不信你们可以看,哪个机构部门机构越多扯皮的事越多,道理就在这里,所以这就是组织上管理上的创新。

  管理上的另一个创新就是文化管理的兴起,这是第三个阶段,八十年代以后,由于这样企业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随着企业业务流程的改组,同时也就提出一个问题,用什么办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不是靠科学的监督的办法,而是要靠文化的手段,所以就开始注意到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那么企业文化外在的表现就是音像,楷模,仪式等等,比如说你们校庆出本画册,拍个录像片,这个就是音像资料,让大家以你们学校为自豪,楷模就是我们先进工作者了,等等,表扬,还有仪式,你比如说建校多少周年搞个纪念活动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外在的,内在的实质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这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企业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大家才能够把职工凝聚起来,来努力实现管理的目标,所以呢,文化管理外在的形式是需要的,外在的形式都是为了增强内在的价值观,对吧,比如说清华的吧,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些都是一种价值观,因为有这种价值观,通过你们校庆通过你们出画册 通过表扬先进优秀学生逐渐树立这种价值观,所以这也就是管理创新的两个很重要的发展趋势,

  我曾经到乐凯胶片厂去,我跟他们的人员就说,我说像你们这种胶片厂更得树立质量意识,为什么?你的胶卷比别人便宜,人家买你胶卷结果去旅游,一照像,回来一晒出来,青面,脸是青的,他的损失就不是这个胶卷的钱,你说我再赔一个胶卷,没用,他旅游花那么多钱,那么多经历怎么办,所以你们要知道,出这么一件事就可能把你整个牌子给你砸了,所以这些就是我们文化管理的重要的,这是管理创新。我是搞系统工程的,所以我对制度有我的理解,我认为制度创新就包括将一种新关系,新体制,或者新机制,引入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并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制度可以就把它解释成为一种体制和一种机制,体制是指的机构,机制是指的程序和过程,那么制度创新,往往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跟你们讲一个笑话,也不是笑话的笑话,老张老李一人出一百块钱买了一块大蛋糕,老张说我切这块蛋糕咱俩平分,老李担心他切得不公平,于是请了三个朋友来出主意 怎么切得公平,第一个是搞政治思想工作的,他说老张你不能以权谋私,你要提高你的政治觉悟,要做到尽量公平。第二个是搞技术的,他说老李,你得好好测量一下这块蛋糕的面积,还有它的这个质量均匀度,有的地方可能厚,有的地方可能有薄,测量好了,然后选择一个最佳的,通过计算,选择一个最佳的切入面,切下去,尽量切得准,第三个是搞制度经济学家,他说甭那么费事,我跟你说,老张,你负责切,但是老李先挑,这就解决问题了,因为他切得不公平,他吃亏,对不对,他切下来一块大,一块小,老李就大的挑走了,他小的不吃亏吗?所以从制度上做这么一个规定,就解决了前面那两个人要费很大劲才能解决的问题。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现在主张上市公司设独立董事这是非常重要的,最近我们在讨论公司法的时候有人就说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是重复,增加了监督的成本,我说这概念不对,因为独立董事和监视会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一般监事会的监事不是大股东的人就是职工代表,而独立董事设立的目标我们是为了保护中小公众投资者的利益,所以这两个作用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个监事会是监督经营管理者和经营者的,但是某些时候他们的利益一致的话就会牺牲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必须要有独立董事来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所以设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它并不是重复,而是它的功能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不是老讲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吗?如果没有独立董事这个制度是不行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国家设立了独立董事制度 还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屡屡受到侵犯呢?这就说明我们只是照把国外的体制搬过来了,没有解决它的机制问题,这个机制问题包括很多, 现在我们经常有这种情况一个上市公司出事了,他独立董事马上辞职,这个不行,出事你独立董事是有责任,你不能说辞就辞,那不行 对不对 你得把责任弄清楚,我们还有的才有意思,开始说辞职,后来说这个董事长给抓起来了,又换董事长了,我又不辞了,这个都不行,所以我们说,你看这个独立董事光有体制是不行的,你要解决这个机制问题,才能把这个问题搞好,有人就因为独立董事不起作用 所以认为不应该设,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的问题是要完善它的机制,使得独立董事真正能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作用,所以这些都属于制度创新的问题。

  二、打造核心技术,中国争做“头脑”国家。

  成思危:接下来我想讲一下创新能力是国家和企业的核心能力。那么这里头我想讲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社会即将来临,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与知识有关的成本比如专利费、技术使用费、技术服务费等所占的比重越占越高,目前一般的商品里,专利费等等都要占到20%到40%,个别高技术产品的软化价格,专利费甚至超过了硬件,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材料费用很便宜,但是它精密加工技术的价格却是非常高的,出口知识可以比出口货物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且获得更多的收入,所以由于知识重复使用的边际成本很低,所以出口产品中技术含量越高它的实际利润就越大,男同志打领带,我们中国的领带之乡是浙江的嵊州,一条领带如果从它的原料成本来看就5元钱,原料成本、劳动力都加在一块也就5元钱。但是从嵊州加上我们国内的商标,到了杭州就得50元,到北京就得100元,我们嵊州专门看过贴国产品牌的领带最高的是288元,而贴国外一般品牌的就每条588元、688元,贴名牌品牌的888元到1288元,内在质量有这么大差别吗?没有,品牌为它树立了顾客的信任度,所以顾客宁愿花那么多钱去买它。所以我们说培养一个品牌它的价值会带来很丰厚的回报,当然专利和专有技术也是这样,所以这些东西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人说在知识社会里将来可能是两类国家,一类是头脑国家,产生知识输出知识,一类是躯干国家,是接受知识,应用知识的,我想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对不能只有躯干没有头脑,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自主创新要做既有头脑又有躯干的国家 。

  我们现在工业化发展到中期阶段,我们现在要认真地看我们靠什么,一个是靠我们廉价的劳动力,我们的工人每小时工资是50每分,美国是16美元,墨西哥是4美元,所以外国公司愿意到中国来制造,因为它成本降低很多,当然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我们工人的工资是不断提高的。另外由于我们国内的的物价比较便宜,所以不等于我们工人的生活水平只有美国三十二分之一,但不管怎么说,你工资比他便宜 ,外国人投资不是慈善事业,他是要赚钱才来的,第二个就是靠你大量地制造产品,所以你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在能源上我们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4%,但是我们消耗的石油是世界20%,钢铁世界20%,水泥将近世界40%,这种情况在当前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但是一定要看到,我们要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我们的产业,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新型的工业化,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停留在这样一种阶段上,这也说明了创新的重要性。

  最后我简单说一下促进创新的主要措施,我个人认为大体有5项措施:第一就是要发展教育事业,刚才我说了既然竞争的实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那教育就非常重要。99年中央教育台采访时我就说过,经济只能保证今天,科技可以保证明天,只有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后天。所以教育能提高全民的思想、文化、道德科学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我提出了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义务教育为躯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两翼,公办教育、民办教育为两腿,这样才能变成一只大鸟,才能实现我们中国教育的腾飞;第二就是要推进风险投资,实现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结合。大家知道要想使一个创新真正能变成产品,变成技术取得经济效益变成生产力,没有金融资本的支持是不可能的,所以风险投资是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是一种新的投资机制,这种投资机制要靠投入一批项目,靠成功项目的高收益来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并且能给投资者带来效益;第三就是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这一点就使我们在立法上、政策上都要做认真地研究,从立法上来看要保证法律的系统性,法律之间不能打架,要保证法律的公平性,这就要求相对承担什么义务就必须明确给他什么权利,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要求行政部门有什么权利就必须明确有什么责任,所以权利、利益的“利”和义务的对称,权力,力量的“力”和责任的对称非常重要。这说过的切蛋糕,不能既有分配权又有优先选择权这是不行的,只要求老百姓履行义务,而不明确他的权利也是不行的;第三是要保证它的科学性,就是说你要经过认真地论证,听证,来使法律规定适当;第四就是培养创新的文化,培养一种价值观,一是要鼓励探索这种价值观,往往在一个新观念提出后会有不认识它,也可能会反对的,还举过一个例子就是复印机,当初复印机,施乐是没钱找IBM投资,IBM找专家论证说复印机作用不过是代替复写纸,复写纸市场没多大,所以不支持,最后证明复印机本身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支持探索,要容忍失败,我们不能只是以成败论英雄,在合理的失败中所学到的东西可能比成功更重要。有些创业者失败以后再创业还可能因为他吸取了教训,还可能做得更好,所以我们要能容忍失败,不能有成王败寇的看法。

  这个创新可以说是关乎我们国家的前途,关乎我们国家的命运,关乎我们中国能否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迅速进展的今天,如果我们不能够在自主创新方面做更大的努力我们将会遇到更多的挑战,所以我希望今天讲的这些观点能够被大家所接受,并且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成为积极参与创新的人,成为一个既能够有技术创新,又能够从事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人,希望你们将来能够为推动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编:赵悦 记者:于浩 编辑: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