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民进一步增收的困难加大 一方面,以粮食为龙头的农产品价格持续小幅下降,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下降。今年8月,小麦价格环比增长1.5%,同比下降3%;大豆环比下降0.63%,同比下降14%。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仍然较高,制约了农村消费的扩大。今年以来,化肥价格延续上年上涨的走势,国产尿素价格上涨13%;磷肥上涨19.7%;复合肥上涨24%;农膜、柴油等价格涨幅在14%~24%之间。据测算,由于化肥价格上涨使农民粮食每亩多增加成本20~30元。扩大的价格差,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而且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虽然,减免农业税、种粮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性增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支撑农民持续性增收的亮点不多。
四、国际油价攀升形成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升。油价上涨使得各国几乎所有生产领域的成本上升。企业在正常情况下将会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把增加的成本转移出去,这将直接导致通货膨胀的上升。20世纪后半期油价的走势表明,油价上升幅度与世界经济总的通货膨胀率成正比。1970~2000年间,每次油价大幅上涨都造成世界商品价格上涨,许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上升。
五、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既要防止价格反弹,又要防止降温过度 从今年第一季度末开始的宏观调控,重点在于控制投资规模,调整供应结构,稳定房价和规范市场行为。此次宏观调控,从需求方面对供应结构进行了有效引导,即通过市场方式而非行政方式对开发项目进行引导,必将改变供需结构的矛盾。另一方面,从政府主管部门的角度,也更加重视普通住宅建设项目的供应量和审批及其后续管理,保障已批准的普通住宅项目能有效供应市场。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3%,比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从趋势上看,各月累计增速呈逐月小幅下降的趋势,从一季度的26.7%,上半年的23.5%,回落到1~8月的22.3%。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也呈现出逐月下降的态势。需要指出的是,稳定房价是为了防止房价过快上涨,而不是让房价的绝对值降下来。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也需要防止房地产降温过度。
与此同时,支撑房地产价格反弹的因素并未消除。一是市场需求旺盛。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首次购房需求和改善型需求为主导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住房消费需求呈现很强的刚性。二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产生的投机性需求,使得投机性外汇流入主要投向房地产领域。三是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地方政府通过手中所掌握的土地垄断、政策指引及舆论导向,支持了坚挺的房价,制造了房地产价格只涨不跌的价格预期,扭曲了房地产业的市场行为。
六、“宽货币、紧信贷”的格局不利于企业融资 今年以来,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速,由1月的14.13%上升到8月的17.34%,货币供给总体上较为宽松。但狭义货币M1的增速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由15.32%下降到11.5%;且除1月外各月增速均低于同月M2的增速。M1的流量反映了企业生产资金的松紧,其增速下降表明银行贷款规模收缩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企业资金紧张。M2与M1的不同变化使得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持续下降,表明货币流通格局出现了收缩趋势。
目前“宽货币、紧信贷”格局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一是2004年以来,国内信贷占M2同比变化的比重一直在下降,国外净资产所占比重则相应地上升。这说明随着国内信贷收缩,银行体系购买外汇资产并相应投放外汇占款已成为当前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二是商业银行顺周期偏好及资本充足率的硬性约束引发了“紧信贷”。面对松紧不同的货币与信贷指标,我们应更关注贷款收缩导致的企业资金紧张问题。
在短期调控中要注重为解决中长期的经济结构问题创造条件
一、既要防止经济运行出现重新反弹的倾向,又要密切注视经济运行可能出现的过度回落问题,当前更需要防止投资反弹
从2005年投资态势看,上半年投资率仍高达49.79%,1~8月投资增速达27.4%,与上年同期34.8%有较大回落。但应该看到这是在上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取得的,现有投资规模仍非常可观,且表现出逐月增高的态势,小幅反弹的迹象已经显现。此外,有些因素为投资反弹创造了条件:一是上游产业利润空间较大,对投资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今年1~7月,煤炭、石油、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等采矿业等上游行业的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1.5%、74.7%、47.4%、136.4%和78%,较大的利润空间对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二是较高的储蓄率和逐步增加的银行存差为投资反弹提供了资金条件。在财政方面,财政政策性质虽然已由扩张转向稳健,但仍然带有一定的扩张性特点。在金融方面,商业银行体系巨额的存差和持续上升的存差与贷款余额之比,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尚有大量的资金没有通过商业银行体系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此外,大量民间资本不断积聚,也为投资反弹创造了条件。三是从制度条件看,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仍然很高,具有投资反弹的内在动力。
目前,人们担心出现过度回落的风险,主要是因为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明显低于预期水平,企业亏损面加大。虽然,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不大,但需要注意其他一些可能导致过度回落的因素。一是下游工业企业亏损面加大,对经济运行不利。工业利润增幅的下滑,一方面是前一阶段部分行业盲目扩张后果的显现;另一方面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迅速上升。由于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不畅的局面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尚难于从根本上改变,所以下游企业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如果这种格局长期持续,对经济运行不利。二是上游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形成通货紧缩的压力。受高利润率的吸引,近年来新增投资大量向上游产业集中。三是从产业方面看,第三产业缺乏活力。虽然工业增长明显超过长期平均值,可以说工业经济偏热,但第三产业仍没有从低迷中走出来。四是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的局面不可持续。今年的GDP的高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贸顺差的大幅增加,这种增长模式的最大隐患在于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虽然目前某些行业和产品存在着产能相对过剩的问题,各项价格指数存在着增速下降的趋势,但不可忽视的是投资的增长速度仍然相对偏高,近期又出现了投资增速加快的倾向。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到,目前价格水平上升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在着力控制价格上涨,防止价格上涨过快。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投资方面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因此,目前更需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出现投资反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