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城市将告别无地铁历史

来源: 来源: 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9日

  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按照“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原则,推进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发挥地铁等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作用,带动城市公共交通和相关产业发展。到2015年,全国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1000公里。新增的1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将如何发挥经济带动作用?又将给哪些产业带来新的希望?

  更多城市将告别无地铁历史

  “无地铁,不城市。”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轨道交通不仅是解决都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方式,也是一座城市彰显治理水平、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标志。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36个城市获准建设轨道交通,15个城市的2000多公里城市轨道交通投入运营,还有相当一部分项目在建。今后3年,新增的1000公里运营里程将使青岛、无锡、常州、福州、东莞、郑州、长沙、南昌、哈尔滨告别无地铁历史。这1000公里的运营里程相当于过去40年运营总里程的一半。同时,据测算,新增运营里程将带动投资6000亿元至7000亿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即使目前运行、在建和批准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全部投运,也仅为欧盟一些人口密度较大城市群的50%左右,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居民尚未完全形成依赖小汽车出行的习惯之前,应不失时机,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促进公共交通发展,加快居民绿色出行习惯的形成。”仇保兴表示。

  “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轨道交通。”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系主任毛保华认为,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这个过程中必然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势必带来中心城市交通资源紧缺,而解决地面交通的最好办法是修建轨道交通。

  审批权下放释放投资活力

  今年5月,《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发布,明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由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批准的规划核准。随着这一文件的下发,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具体项目的核准权由国家发改委下放至省级投资主管部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司长黄民表示,项目核准权的下放,可以给地方发展轨道交通带来不少便利之处,减少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地方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同时也能进一步释放市场的投资活力,能够让地方政府更好地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条件来安排项目。

  这一系列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举措对地方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去年以来,厦门、徐州、常州等传统意义上的“中等规模”城市地铁规划获批,也让更多的二、三线城市看到了希望。

  地方对下放轨道交通项目审批权期待已久。城市轨道交通有望再度成为地方通过投资拉动经济的发力点。令人担心的是,如果规划实施中监管措施不能同步到位,在地方的投资冲动下,容易出现未批先建、集中开工以及建设方案随意调整等违规行为。

  对此,黄民表示,对城市轨道交通审批权下放,应该在规划中加强约束,建设中加强监管,事后还要做好相关调控工作。“未来会逐步建立全国轨道交通投资项目数据库,动态监测项目审批和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