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防治大气污染 淘汰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

来源: 来源: 中国环境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9日

    自今年10月以来,江苏省便进入了多“霾”之秋。11月21日上午,江苏省沿江8市以及淮安均出现了重污染天气,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度或重度霾,PM2.5小时浓度超过了150微克/立方米。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省气象台联合发布了大气重污染预警信息。

    11月22日,多年从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江苏省环保厅总工程师刘建琳与业内媒体一席恳谈,详解中国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复杂性,呼吁媒体及社会公众了解空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希望大家共同投身到改善空气质量的努力中去。

    “空气质量改善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实施减源、控排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环保部门的管理主要在工业治理,末端治理的空间相对有限,治本之策在于能源结构的调整,这有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刘建琳坦言。

    90家企业淘汰低端低效产能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既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谱写“中国梦”江苏篇章、实现“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任务。而淘汰落后产能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江苏省坚持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扶优扶强与限劣关小相结合,以钢铁、水泥、印染、化工等19个主要工业行业为重点,强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同时结合全省化工整治和各地“三小”、“五小”、“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关停和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安全隐患突出的小企业。

    2010年~2012年,3年间江苏省共有324家企业和57家小火电及热电企业先后承担了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了落后产能的关停、相关主体设备的拆除。对此,江苏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水泥2847万吨,电力行业实施“上大压小”,优化结构,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28.6万千瓦……

    淘汰落后产能有力推进了江苏的节能减排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2012年,江苏省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节能(折合标准煤)633.5万吨,实现减排化学需氧量3.29万吨、二氧化硫12.4万吨、氮氧化合物1.22万吨。

    “今年江苏主要淘汰的是相对低端、低效的产能,涉及90家企业,各市政府从3月就已启动执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目前推进落后产能淘汰主要还是依靠行政手段,并辅之以一定的经济手段。未来为加快江苏产业调整升级步伐,除了行政的推动,必须更多依靠经济、技术以及市场化的手段。一方面通过政策导向严格环保准入,强化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加强约束,用市场化的手段倒逼企业转型调整。

    据江苏省环保厅总量处处长刘晓磊介绍,除了严格的总量控制,江苏还实施差别化的总量管理,强化对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的调控。对重点地区如沿江等火电产能较多的地区,实行“减二增一”,即火电行业如果新上项目,要减出两倍的排放指标才能通过总量审核。

    “根据年度减排计划安排,江苏的结构减排项目达966个,占减排总项目数近一半。为鼓励各地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对于淘汰重污染产能削减的总量指标,在相应的绩效考核方面,实行‘减一算二’。”刘晓磊说。

    5个化工园区试点有机废气防治

    作为化工大省,江苏是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的重点地区,排放量居全国前三位。随着化工企业入园进区,园区化和集中化成为江苏化工企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全省化工企业入园比重已达6成。江苏的有机废气防治,从启动伊始,便由化工园区先行先试。

    2012年,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从8个方面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并选取了5个化工园区进行了试点。对园区企业全面排查和诊断,尤其针对有废气排放可能的环节。

    “我们采取一区一策、一企一策的做法,先‘体检’——对企业工艺、设备做全面排查,再‘诊断’——确定产污、排污环节,再‘开药方’——拿出整治方案,最后‘对症下药’,督促企业落实治理措施。同步组织编制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指南,以推动建立长效监控机制。”江苏省环保厅大气办副主任单阳说。

    “源头控制30分,废气收集系统30分,废气治理工艺技术25分,环境管理15分,附加分20分”,这是江苏省化工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验收考核的几大类,每一项都对应着非常细化的验收评判内容。仅环境管理一项就包括废气治理设施是否按规范设置取样口和取样平台,废气收集、治理设施是否有巡查、巡检、考核奖惩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应急方案等5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