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方五省区水泥和采暖错峰生产协调机制”的提案,中国水泥协会有什么看法?错峰生产的可行性有多大?水泥协会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记者近日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
“按我的理解,错峰生产就是在采暖季停产,理论上是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但是如果没有强制性约束,就难于把想法和办法变成现实。很多企业虽然冬天没有停产,但是排放是达到国家标准的,所以错峰生产主要在于企业的自觉性,提案只是一个建议,但是如何落地需要政府和企业协商最科学的可行办法。”孔祥忠开门见山地说。
目前雾霾问题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关于如何“治霾”,他表示,政协委员提出这个建议,出发点是积极的,但是完全“一刀切”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雾霾形成不是一个行业和一个地区造成的,但在治理上应该是哪个行业有条件,就从哪个行业先行做起。由于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有条件先行一步,可以在全国治霾上发挥示范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北方五省区的政府部门可以同当地的水泥协会共同协商这个提案如何真正落地,真正把这件事情做好。
对于统一停窑的问题,他认为什么事情都有弹性,北方五省区冬季时间长短不一样,而且有些地区冬季施工并没有完全停止,有施工就需要水泥,如果完全停产,供求方面就受影响,因此这方面应该考虑市场的因素。在采暖开始时水泥窑全部都停下来,这个也面临实行的难度,需要制定科学的办法,各个地方的水泥协会需要发挥作用,每个地方什么时候停,停多长时间,怎么停,可以会同水泥协会与政府共同商议。每个省的水泥协会都代表当地的水泥企业,通过水泥协会可以促进企业进行沟通,加强调研,加快推动。协会可以收集各个地区水泥企业的情况作出统计,最后派出代表和政府进行商议协调。从政府的角度来说,监管力度要落实到位,如果执行力度不够,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当地利益,而对“错峰”阳奉阴违,顶着不办,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孔祥忠表示,错峰机制的提出是一种创新,北方地区本身冬季施工量少,市场需求少,生产量不是很多,所以水泥企业自发停产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是值得提倡的。目前一些地区好多水泥企业停产是行政手段强制干预,但是关于北方地区完全停产,不管达标的和不达标的是否需要全部执行,需要商榷。他认为,冬季减少水泥企业生产除了采取法律手段,还可以采取间接方式,比如南方地区采取夏季限电的方法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类似这样的方法值得借鉴,也更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