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冰火相见 “淮海圈地”愈演愈烈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03月22日
    冰火相见初春的淮海大地,依然寒意料峭。记者从枣庄市经贸委、枣庄市水泥协会获悉:号称山东省“水泥第一大市”、“山东十大产业(工业)集群——建材集群”的枣庄市,目前整个水泥行业正集中上演一场冰火两重天的“圈地运动”,一条条动辄砸出几亿巨资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不断传来开工奠基、点火投产的消息—— 首先是由中国上海联合水泥集团于2005年4月投资2.2亿元,成立中国上联王晁水泥有限公司,一条日产2500吨的“新干”水泥生产线在台儿庄点火投产;至11月4日,烟台电力集团又在枣庄地盘投下3个亿,组建东源水泥有限公司,两条日产3500吨以上“新干”水泥线点火成功;而2006年新春刚过,号称“枣庄唯一山东百强企业”的山东丰源煤电集团砸下18.3亿巨资,在枣庄南部组建的山东申丰水泥有限公司,第二条日产5000吨“新干水泥线”又开工奠基……而挤身中国建材行业知名大企业之列的山东榴园水泥有限公司,亦不甘落后,开始筹备成立榴园水泥“新干”公司…… 一场史无前列的“新干”浪潮在鲁南枣庄集中上演,而此时席卷全国的“新干革命”也正一浪高过一浪。
 
    然而,另一种情景恰恰相反,由于受行业结构调整、房地产政策及煤、电、油、运涨价等因素影响,2005年被称为是“中国水泥业的冬天”,全国水泥行业整体亏损3.5亿元,亏损面达45%。“水泥第一大市”枣庄87家水泥企业绝大多数都是立窑企业,全国受冲击最大,由于产能过剩,迫于成本压力,目前,枣庄整个立窑水泥企业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对此,全国许多行业网站及报刊媒体都就这一事实进行了分析报道。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场席卷全国的“冰火地震”进入2006年后,还会逐渐彰显出威力,可能出现“震后灾情”,震倒一批立窑水泥企业,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这场“地震”中,很有可能外来水泥巨头或当地实力雄厚者借机对“灾区”实施“灾后重建”——重组并购、整合市场,甚至会引发枣庄整个水泥行业的重新洗牌。
 
    枣庄这场“新干浪潮”中,最引人侧目的是山东丰源煤电集团拆资18.3亿巨资“涉水”,象是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在当地水泥行业引发了一场强烈地震,并引起中国建材行业观察人士的注意。据消息灵通人士分析透露,此次丰源煤电野心勃勃,四条日产5000吨“新干水泥线”投产后,年产量将接近1000万吨,直接影响和左右淮海地区水泥格局的变化,并成为中国水泥大省山东水泥的一颗重要棋子,丰源煤电将直接挑战济南山水集团,欲坐山东水泥第二把交椅。
 
    但是,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水泥行业盲目扩产的后果已开始显现,特别是2002年以来,山东省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潮,当年建成3条,投入建设11条;2003年建成新型干法线12条,仅2004就投产10条日产2500吨级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2005年投产及在建的还有10多条,2005年底,山东省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45%左右。虽然比重提高了,但是代表落后工艺的立窑水泥却并没有完全死掉,他们也许只是“冬眠”,从而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盲目上马“新干”也有可能一招不慎踏入沼泽之中……
 
    豪赌背后面对当今整个水泥行业出现的冰火两重天局面,丰源集团申丰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志铭在接受采访时说:申丰水泥是丰源公司在全面考察论证之后,慎重投资建设的一个非煤项目,早有多年的打算,光立项申请就历时两三年,决不是想趟“新干水泥”这河混水,更没有多元化盲目扩张一说。据了解,此次山东丰源煤电集团巨资涉足水泥行业是有多方面考虑的,山东丰源煤电集团是一家以煤为主,多业并举、跨行业经营的大型企业,是山东省重点工业企业,多年来就想上市,但因种种原因似乎火候还不够,丰源急需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实力,而近期上市的呼声又越发高涨。
 
    事实上,丰源集团掌门人陶志远看得更深更远。目前,枣庄经济正进入“后资源时代”,煤炭近年来逐渐走向枯竭是不争的事实。今天,枣庄将怎样有效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由“资源型枣庄”走向“创新型枣庄”将是一个大课题,谁读懂了“后资源时代”,抓住机遇进行企业战略转型,谁将笑到最后,走向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枣庄留给企业家们的最后一次机会,枣庄人没有理由再放弃了。
 
    毫无疑问,丰源这次巨资“涉水”是企业战略转型的一次豪赌,“申丰水泥”是他的一颗战略棋子,陶志远之所以敢下18.3亿赌注,他还有一个杀手锏:低成本制胜。丰源集团充足的自产煤炭供给、自备的电力,这一组合优势,在丰源集团周围二三百公里范围内盘踞的海螺、中联、山水等三大水泥巨头都不同时具备。然而,资本市场毕竟江湖险恶,在水泥业大佬面前,“申丰”能否长袖善舞,从中分得一块大蛋糕,实现自己多年的夙愿,似乎还有待市场的证明和考验。事实上,目前申丰水泥正处于一场愈演愈烈的“淮海圈地运动”旋涡中心。
 
    淮海圈地
 
    分析中国水泥市场华东战局不难看出,南部:中国水泥行业老大海螺集团,靠实施T型战略已控制江南一带,2004年又把一翼伸到淮海腹地的徐州贾旺,成立徐州海螺水泥公司,欲扼死山东(枣庄)水泥南下咽喉,实现自己鲸吞华南、牵制华东的野心;北部:挤身中国水泥行业第二的济南山水集团,已牢牢控制了山东北部、胶东半岛一带,外人很难涉足并打开局面;中部: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中联水泥不甘示弱,除控制华北一带外,凭借其核心公司、盘踞鲁南多年的水泥基地—鲁南水泥厂和苏北淮海水泥厂的地缘优势,2004年开始联盟枣庄安厦水泥集团,随后收入囊中。2005年10月再次出拳苏北,收购成立中联巨龙水泥(连云港)有限公司,中联水泥意欲整合淮海市场,建立革命根据地,其意图昭然若揭。
 
    近两年,中国水泥市场的“淮海圈地运动”陡然升级,“淮海战役”充瞒了惨烈的硝烟味。面对愈演愈烈的淮海大战,面对枣庄水泥行业的崛起和庞大以及在山东省乃至全国水泥行业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水泥巨头们认为“枣庄水泥”这颗棋子越来越事关大局了,甚至有人说:中国水泥是“得枣庄者得淮海,得淮海者得华东,得华东者得天下”。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淮海圈地运动”中,丰源煤电集团18.3亿砸向水泥产业的狂飙举动,加上联水泥、烟台电力的插足淮海,无疑触动了号称中国水泥十强之一的中国联合水泥有限公司最敏感的神经。2006年春节刚刚过去10天,年味还未散去,中联集团便派人匆匆南下,对淮海腹地的枣庄两家“新干”水泥企进行考察收购,笔者经过多方打听,通过业内人士引见,得到可靠消息:证实中联水泥2006年在淮海地区有收购重组计划,此次考察了枣庄两家水泥企业,但还没有达成共识,这仅仅是中联水泥企业战略规划的一部分…… 扑朔迷离的采访,使笔者明显感到中联“2006年的第一场收购”似乎“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同时今年的“淮海圈地运动”似乎也增加了一层神秘色彩和紧迫气氛。
 
    另外,据有关人士透露,面对中国水泥格局的风云变幻,丰源集团之所以砸出18亿巨资,宝押水泥业,除了自己的资源杀手锏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野心——下一步整和枣庄水泥市场。近年来,丰源看到由于中国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冰火两重天的惨烈局面,枣庄尽管是全省乃至全国“水泥第一大市”,年产量3400万吨,产能达4000万吨,占山东省水泥年产量1/4,但不是强市。枣庄水泥有群羊效应,但没有雄师效应,没有形成龙头企业和抗风险能力。一但出现行业结构调整或外部环境变化,就会整体受到沉重打击,甚至遭遇灭顶之灾,要么全军覆没,要么被外来大鳄一一吃掉,枣庄自我做主的产业优势将不覆存在,这一次水泥“寒流”对枣庄的重创就是很明显的例证,丰源对此似乎不愿袖手旁观。
 
    商场如战场。中国水泥市场自九十年代初以来,历经三次浪潮,风起云涌,激荡起伏;近年来,资本市场的翻云覆雨和变幻莫测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作为水泥企业相对集中的淮海地区,一场大背景下的行业洗牌在所难免。而对于掀起这场战争的多方交战者——中联集团、海螺集团、上联集团等及枣庄本土企业的捍卫者们,他们似乎都对这块天然的大奶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胃口极好,乐此不疲。看来,在这块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的战场上,水泥材料的“淮海之争”,其大幕才刚刚拉开,精彩的大戏还在后面。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