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供大于求格局难以改变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29日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 刘刚
 
  今年一季度,水泥行业主要产品价格总体呈前降后升、低位平稳的运行态势。其中,1月份水泥价格出现了小幅下跌,二、三月份水泥价格保持稳中微升态势。预计二季度水泥价格将继续保持低位平稳略有波动的运行态势。
 
  价格在低位平稳运行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全国36个大中城市受经济和投资增速减缓的影响,今年一季度,42.5强度、32.5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和42.5强度、32.5强度矿碴硅酸盐水泥平均价格每吨比年初分别上涨2.94%、2.60%、1.72%和1.52%,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61%、6.49%、6.89%和7.22%。同时,地区间存在较大的差价,西南地区的水泥价格相对较高,而华北地区的水泥价格相对较低。
 
  一季度与年初相比,水泥价格小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今年1月份水泥价格环比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实际上水泥价格整体仍处于低位平稳运行态势。决定水泥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市场供求关系、行业集中度、企业成本和竞争程度的变化。
 
  产量和需求增长较快
 
  近5年,我国水泥产量年平均增速已达12%,加之去年产能增加较快,导致今年一季度水泥行业产量仍在不断增加。今年一季度水泥产量达21554.8万吨,同比增长23.3%,而去年同期仅增长1.2%。
 
  产量增加的同时,水泥需求也在增加。2001~2005年的五年间,国内水泥消费的年均增长率在12.6%左右。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仍较快,一季度GDP增长10.2%,高于去年同期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很快,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08亿元,同比增长27.7%,比上年同期加快4.9个百分点。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水泥作为投资类基础原材料,消费保持了较高增长势头。一季度的产量和需求增长都较快,但整体上并没有改变水泥行业供大于求的格局。
 
  企业运营压力增大
 
  目前,我国水泥企业信贷能力减弱,加之水、电、石油、煤炭等资源价格不断上升,全国运力依然紧张,生产成本上升明显,企业基本没有降价空间,间接抑制了水泥价格的进一步下跌。
 
  随着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也支持水泥价格保持平稳。我国水泥企业存在数量多、产品单一、规模普遍偏小、成长性差、技术装备落后、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60%左右的企业仍为污染严重的立窑产能。
 
  水泥行业正在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环保型转变,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高,目前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的水泥企业已达5300多家,排名前10位的大集团水泥产量占全国水泥产量的比重大约15%左右。随着企业并购重组向结构优化、优势互补方向发展,水泥企业争夺市场和产品价格的主导力增强,从而保障了市场的稳定,防止水泥价格大幅波动。
 
  二季度价格将低位波动
 
  从长期发展趋势看,水泥产能释放能力在逐渐减弱,水泥行业供大于求格局将会逐步改善。据估计,2006年水泥产能增速可能进一步下降至5%左右。前两年产能扩张到位后,水泥产量继续大幅增加的可能性较小。
 
  目前,我国还处于发展时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累计水泥消费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居住面积改善成为中长期水泥需求增长动力。据有关方面预测,未来3年水泥需求年均增速仍然保持在5%以上。同时,我国水泥出口形势看好,出口量逐年增加。
 
  从近期看,水泥产量增加仍然较快,一季度增幅达23.3%,比去年同期高出22.1个百分点。二季度,水泥行业体供大于求的格局不会明显改变,价格没有较大幅度上涨的基础。另外,水泥企业利润已经很低,已无力承受水泥价格的进一步下跌,水泥价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也很小。
 
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