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解读产能配置和水泥需求之关系

更新日期: 2010年04月06日 作者: 刘作毅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据《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2008年我国水泥产能18.7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11亿吨,特种水泥与粉磨站产能2.7亿吨,落后产能约5亿吨,当年水泥产量14亿吨。目前在建水泥生产线418条,产能6.2亿吨,另外还有已核准尚未开工的生产线147条,产能2.1亿吨。这些产能全部建成后,水泥产能将达到27亿吨,市场需求仅为16亿吨,产能将严重过剩。

    《意见》明确地指出了我国水泥行业产能过剩这个突出问题,对防止全国性的严重产能过剩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纵观水泥行业的发展,已经几次触及政策红线,行业为何屡屡被戴上了过剩的帽子?另一方面,从全国各大地区在各季节拆分来看,由于施工季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需求波动各有特点,产能过剩的程度和原因也有所差别。针对各地区的不同情况,行业自身如何把握,走出“循环过剩”的怪圈,这一系列的问题急待着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采取2003~2009年以来的各省级区各季度和月度水泥产量数据(由于水泥的不易流动和存储,也可视为需求量)占全年的比重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在不同地区在各个时间段的水泥不同需求规律,揭示水泥产能发挥和市场需求的关系,从而根据市场需求为产能投放寻求到一个最佳点,以保持市场供需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这同时也有利于价格的稳定,避免水泥行业大起大落。

    一、全国区域差异大,季节周期各不相同

    全国范围看,一年中除一季度外,水泥供需比较平稳。主要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工程施工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从而拉平了水泥需求曲线。

    从季度供需波动看:华北、东北、西北波动大,高峰在二、三季度;中南、西南次之,高峰在四季度;华东波动最小,除一季度外,其余三个季度比较平均。

    全国供需占比的最高峰在四季度,极值为11月的9.40%,在6月份,受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区域同时出现供需占比极值的影响,全国的供需比也接近9.4%。

    一季度的1月和2月全国都处于冬季的雨雪低温期;而在这期间又有连续的元旦和春节两个长假;加之二月的天数较其它月份少2~3天。这几大因素使得全国大部分地区工程建设停工或进度放缓。由于实质性的需求不足,水泥开工开工率也较低,二月成了全年水泥供需量的最低点,供需占比不到5%。

    由于水泥是基本建设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原材料,又是不易贮存和运输的地区性产品,因此产能的配置应满足地区供需占比最高时期的市场要求。下面分别就各个大区产量(需求)占比情况进行分析。

    二、东北:冬季漫长,二三季度是旺期

    东北地区在冬季持续时间长,低温冰雪天气多,影响了工程施工。1月至2月产量很低,合计仅相当于旺季一个月的产量的50%;渡过漫长冬季,东北地区二季度和三季度是需求旺盛时期,这两个季度的产量占全年的65%。6月是东北地区全年供需最好月份。

    三季度东北地区供需比达到最高峰,随后的11月和来年3月是水泥需求季节的转换期间。地区很多企业在这期间(冬季)停磨,只作熟料生产进行“冬储”,为进入旺季保证供应。但目前不少地区产能增长过快,为避免严重压库,冬季的熟料生产也在控制。

    三、西北:类似东北,惟陕西与众不同

    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类似,只是旺季周期更短,二季度和三季度市场需求占全年的62.27%。一季度也是西北区的供需淡季,特别是宁夏和新疆两区一季度的供需比在都在10%以下,市场极为清淡。3月和12月是地区水泥需求转换的两个时间窗口。

    陕西与西北各省不同。由于靠近中部,3月市场转暖后,供需基本稳定,连续三个季度的供需比维持在27%的水平;从甘肃起越向西,生产周期越集中,新疆的二、三季度,占到全年市场供需比的73.10%。

    虽然西北大部分地区比东北纬度略低,季节和气候变化相似,但在社会经济活动以及传统习惯上和东北有较大的区别,造成了两个区的水泥供需的季节差异。西北开发晚,与东北相比更是地广人稀,城乡集聚点分散且相距较离,加之交通不便,水泥的跨区运输受限,截止到当前,在很大程度上仍依靠重点基础设施对水泥需求的点拉动。这些是造成西北水泥市场淡旺季供需波动与东北同样明显的原因。

    四、华北:与东北趋势雷同,但峰值下降、谷值上升

    华北地区二季度和三季度是水泥需求最旺盛时期,其月度水泥产量占比曲线走势与东北、西北相近,只是峰值上升、谷值下降,曲线更趋于平缓,。一季度是市场淡季,3月是水泥需求转旺的时间,12月是水泥需求转淡的时间。

    北京和天津二季度是市场旺季;河北除一季度外,市场需求较均匀;山西和内蒙古靠近北部,二季度和三季度是水泥需求最旺盛时间,内蒙古第一季度的市场需求只相当于市场旺盛期间一个月的需求(更接近东北三省的情形),山西在华北区域内与众不同,是供需最淡时期唯一在四季度的省份。

    五、华东:左右全国大局,供需变动不大

    华东地区和全国的走势非常吻合,一年中除一季度外,水泥供需比较平稳。华东地区水泥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份额较大,接近40%,故对全国的影响较大。

    华东六省一市又大致可化为三个区域板块:上海和江苏供需占比的季节波动较为相近;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四省位置偏南,在四季度有更为明显的旺季;山东省在区域内算是“另类”,在经历一季度淡季后立即进二季度的全年最旺季,波动轨迹更贴近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及河北三省市。

    3月份市场转是华东市场转暖暖的时间段,10至12月是市场需求旺盛的时期。

    从季节波动角度看,华东地区较其他大区的供需比变动更为平缓,一定程度上表明华东地区更具备均衡配置产能和进行生产条件,如果按照旺季最大需求配置产能,而且在生产中能够百分之百地发挥设计产能的话,那么华东地区在各大区中应当是产能配置最低的地区。但现实情况是该区已成为六大区中产能过剩最为突出的地区,虽经众企业多年的努力,也未能使局面有根本的改变。

    华东地区的发展历程给正处于或正向市场高峰期发展的地区就应该如何科学配置产能、调节产量,同业间的协作留下了值得思考的空间。

    六、中南:走势随季节上升,四季度最旺

    中南地区供需的走势随季节上升,在一季度不像北方几个大区那样清冷,到四季度则是区域内各省市的供需高峰。按月来看,中南地区从8月开始市场就开始持续趋旺,一直延续到12月达到全年最高。

    分省看,由于中南地区南北跨度大,以长江为界南北两大片区存在明显差异。长江以北的湖北、河南供需相对平稳,与华东的江苏、上海相近;而长江以南的湖南、两广和海南四省区在四季度供需最为旺盛,鲜明地显示出南方地区施工的季节特点。

    七、西南:类似中南,惟西藏有所不同

    西南地区月度水泥产量占比曲线走势与中南地区大抵一致,四季度供需最为旺盛,只是受气候、习惯等因素影响,重庆、四川、云南等地的水泥需求三季度比二季度下滑带动整个区域有所下降。而在一季度是各大区中水泥供需占比最高的地区,可以说淡季不淡。分省看,四川、云南表现比较平稳,特别是云南省,水泥供需比的变动就如它的气候一样 “四季如春”。

    西藏区是个特殊的水泥市场。地形地貌、气候、经济结构、消费习惯等都更独具一格。全区二季度和三季度市场需求占全年的70.65 %,1月、2月几乎不生产,一季度和三季度的极值差有三十个百分点之多。

    结语

    造成地区水泥产能过剩有诸多因素,但共同的结局都是产能配置过大。通过本文对各地区各季度和月度水泥产量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季度、月度的需求波动不可避免,波峰和波谷值差异较大,每个大区(省)要满足其需求旺季的供给,就不得不配置足够的产能,因此由于施工季节造成的水泥产能季节性的周期过剩也不可避免。但是按照配置系数配置产能可以把产能控制到满足旺季需求所需要的最小限度,从而防止出现危害性的产能过剩。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揭示出全国按照一个统一的产能利用率来配置产能是不合理的,继而本文又根据不同月度(季节)的不同需求,提出不同地区合理配置产能的概念,并可以计算出应配置的产量与产能(更确切地说应为需求量)的比值(以下简称配置系数):

    华北1.00:1.28; 东北1.00:1.46; 华东1.00:1.13;
    中南1.00:1.26; 西南1.00:1.28; 西北1.00:1.32。

    水泥产能季节性的周期过剩不可避免,但是季节性的产量过剩是可以防止的。在产能已经较为合理配置情况下,针对施工季节的差异,在不同月度(季节)应按照本文所示的月度(季节)水泥产量占比曲线控制实际产量,从而保持供需状况良好、市场价格稳定。当然,这就需要企业既要利用市场去竞争,又要在竞争中保护市场;企业之间既保持竞争,又要有必要的让步和合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是以大区为对象研究需求占比与产能设置的关系,大区地域大得可以将产量视为地区的需求量的程度是本文研究的假设条件。在研究地区以下的细分市场时,可能出现所在地区的市场需求和产量差别较大的情况,同时市场需求是一个变化的量,因此作好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是合理配置地区产能的首要工作。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