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政府过度刺激经济危害大
四年前的四万亿投资刺激计划,让中国成功“保八”,但也留下了一些后遗症,如今中国政府正积极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力图更高效推动经济社会公平、开放和可持续的发展。
而这也正是这几天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莫干山会议)讨论的焦点。近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经济学家成思危在会上就对系列热点问题做出回应,并且提出中国要化解原来经济发展的一些负面效应,就得做出三个重要的转向,即:外需引导转为内需引导、外延增长转为内涵增长、外力驱动转为内力驱动。
对于四万亿的刺激计划,成思危测算后发现,如果没有2008年的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经济的增长将只有2.4%,而实际上增长了9.2%。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过度经济刺激政策负面效应也很明显。
成思危列举过度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过量投资引发产能过剩;由于外需减少,加上产能过剩导致库存积压;投资效益下降,2009年投资增长系数只有0.3%;环境成本大量增加。
此外,大量货币投放的结果之一是造成了通货膨胀,之二是地方债务迅速增加,之三是资产泡沫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经济增长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思危提出了三个“外转内”的方案。
让工资和CPI挂钩
关于向内需的转向,成思危认为,这件事很不容易做的,因为真正转向依靠居民消费,首先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购买力,让大家有能力消费,而这个过程中需要做一些制度性的安排。第一个安排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收入普遍增长;第二是要让工资和CPI挂钩,现在30个省市最低工资已经和CPI挂钩了,但是整个工资还没有。随着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者收入也要提高。
成思危还认为,推进信用消费也很重要,多数银行贷款是贷给政府、企业,贷给个人部分只有15%,还主要是房贷,国外银行贷款百分之六七十是贷给个人。信用消费实际上是把未来的收入拿到今天来用,这个在提高居民购买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础上,总体来说覆盖面比较广,但是水平比较低,同时还面临着将来代际平衡问题,现在社会保障是靠年轻、在工作的人消费,将来如果这一批人到了退休年龄的时候,他们能否享受同样的待遇?
对于最近社会正在热议的社保缺口问题,作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的成思危也有所回应,他说:这个缺口究竟有多大,大家也有不同的计算,有的说是十八万亿,这个是累积数,动态地算没有这么多。
国家在十年前就成立了社会保障基金,现在积累到一万亿了。成思危说,这个规模还是不够的,社保基金也不是放着不动,要去投资增值,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一方面是要保障每年有一定的增长率;另一方面,至少要有五万亿的基数做保障,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二条就是由外延性增长转向内延性增长,成思危解释说,外延性的增长就是做加法,要增加生产能力就建一个新厂,也能拉动GDP,但是它不能够提高每个人所能创造的社会财富。而内延性增长是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来提高每个人所能够创造的财富,这也是最重要的。
欧洲各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希腊和葡萄牙是最低的,德国是最高的,相差好几倍,劳动生产率低使得创造的财富不足以支撑高福利的社会,最终导致危机。而中国的情况如何,成思危经过计算发现,中国制造业的从业人员大约是两亿人,2011年工业增加值是18万亿,也就是一个人创造九万元增加值,这个增加值还要分三部分,政府通过税收拿一部分,企业留一部分,然后再给个人。成思危说,如果中国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话,永远只能在低水平、低社保下发展,因为没有更多的财富来源,所以必须要下更大的力量去提高劳动生产率。
“如果能够把生产率提高,把这块饼做更大,这样更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更有利于实现共同分配。”成思危说,除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还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现在资金周转效率低了,资金只有通过周转才能够产生更多的利润,现在中国的资金周转效率和国际相比差别太大。
改革的动力来自人民
成思危提出的第三个转变就是从外生性动力转向内生性动力。外生性动力就是依靠政府的优惠政策,依靠政府补贴等外部因素,而内生性动力是依靠职工,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成思危表示,改革开放的动力最终还是来于人民,人民有积极性才能够不断努力工作,不断地创造更高价值。对于内生性动力的提升,就是依靠创新,政府要鼓励各方面的人去创新,不仅是技术的创新,还有管理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再从长远一点来说,就是依靠教育,要想提高职工的素质,从更长远来说要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文化、道德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整个国民素质。
最后,成思危认为,如果这三个外转内都做到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能够实现。“再深入一步探讨,当前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八大以后,我相信改革会有新的举措和推进。”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国务院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 重磅!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来了 这…
- 发改委关于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基…
- G20杭州峰会释放了去产能等六大政…
-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明年经济发展八…
- 地方开始了大规模"十三五"规划编制…
- 财政部代发2014年首批地方政府债券…
- 江苏省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
- 财政部:2014年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
- 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 贺铿:无需出台第二轮刺激政策
- 经济减速压力初现 调控政策灵活性…
-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
- 住建部与各省市签保障房建设责任书
-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产业振兴与抑…
- 宋志平:央企在产业重组和大企业战…
- 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
- 专家建议中国效法新加坡 让部分过…
- 国务院: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
- 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增值税政策有新规
- 工信部拟公告《2008年应予淘汰落后…
- 青海湟水水泥厂年产18万吨水泥生产…
- 新疆公布首批水泥企业淘汰名单
- 发展改革委公布07年应淘汰落后水泥…
- 加工贸易类水泥熟料等被列入禁止出…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
- 2005年水泥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 发改委调研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 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料后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