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孔祥忠秘书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2015年12月22日,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采访中,孔祥忠秘书长向新华社记者介绍了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现状和2015年水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并围绕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供给侧” 改革方面,水泥行业的实施途径,以及中国水泥协会如何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更大的作用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
水泥行业面临的三大问题: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和市场集中度低
孔祥忠秘书长指出,水泥业正面临着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和市场集中度低三大问题。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是由于地方政府无视国务院文件禁令,为了取得地方经济增长的政绩,盲目核准新上水泥项目所致。直到今天,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部分省市政府仍在以各种理由核准新上水泥项目。地方核准新上项目没有同行评议,没有舆论监督,是国家宏观调控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水泥产能利用率已经低于70%,有的省份甚至低于60%,产能过剩现象仍在加剧。今年随着市场需求下降,低价倾销更加严重,由此导致行业效益大幅下降,全行业亏损面达40%左右,其中,华北和西北地区企业亏损尤为严重。
中国作为水泥生产与消费大国,水泥产量约占全球水泥总产量的60%,水泥年产量已经达到24亿吨以上,水泥生产中要消耗大量的石灰石矿山资源,以及煤炭和电力,生产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也是巨大的,还有污染物排放,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体量也较大,所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减排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全国水泥企业共有3500家左右,其中,前十大企业水泥销量合计占全国水泥总销量的比重不到40%,市场集中度较低,不利于市场的有序竞争。在全国多数水泥区域市场里,因缺少具有市场主控能力的主导企业,行业自律执行不力,行业效益难以发挥。
“供给侧”改革下水泥行业的实施途径
孔祥忠秘书长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追求的目标就是“质量”和“效益”。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要使企业有经济效益,行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主要的实施途径为:
第一、化解产能过剩。根本措施就是控制新增产能、压减过剩产能。
水泥行业面临的新增产能问题并非是投资问题,而是政府体制问题。虽然国务院把水泥项目的核准权下放到了省一级,但这只是权利转移,在项目核准过程中没有监督机制还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所以,还应该建立核准制的监督机制。所谓化解,意味着不能新增产能,也不能维持现有产能,而是要去产能。等量置换就是维持现有产能,不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好政策。
压减过剩产能要以市场竞争淘汰为主,同时需要跟进相应的政策措施来鼓励和推动,以引导企业退出为主,以强制淘汰为辅,政府应为所有主动退出的企业建立补偿机制。
第二、提高市场集中度,完善和加强水泥区域市场建设。在产能严重过剩和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必须充分重视区域市场的作用,这是由水泥产品的区域性特征所决定的。做好区域市场的建设和协调发展,是行业协会和水泥大企业的共同责任,也是今后国家产业政策采取“分区施策”的基础。同时,还要继续加大对水泥企业兼并重组的支持力度,尽快实现各省市有两家大企业产能占区域市场总产能达70%以上。只有在区域市场中拥有具市场主控能力的主导企业,才能很好地开展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形成价格稳定和供需相对平衡的市场环境。
第三、要鼓励水泥企业的创新活动,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推广要给予政策扶持;要建立必要的专项基金或投资,支持水泥企业在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温室气体减排、绿色低碳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第四、鼓励有实力的水泥企业走出去,通过海外投资,培育我国水泥行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同时要建立必要的监管机制,防止海外投资的风险,尤其要监管协调企业在国外“扎堆”建项目的行为,避免将国内产能过剩的局面带到被投资国去。
中国水泥协会在行业“供给侧”改革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孔祥忠秘书长表示,中国水泥协会长期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行业发展中的政策咨询服务,同时也联合各省市自治区水泥协会共同开展了区域市场的建设和协调工作,在协会的职能发挥上,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社会服务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只要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简政放权,信任行业协会,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中国水泥协会在行业“供给侧”改革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市场、对企业、对政府,也应该是对行业协会。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能授权行业协会进行行业数据统计,以便协会能更好、更真实地为政府、为行业、为企业、为社会提供数据和信息服务,这对政策制修订、企业经营决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国家修正统计数据会大有益处。另外,在水泥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压减过剩产能方面,行业协会也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加强监督和提供咨询服务。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