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低位开局 经济运行呼唤供需双侧发力
摘要:1月份官方和财新制造业PMI双双低迷,专家普遍认为,这与季节性因素和国内外经济持续放缓下需求偏弱有关。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来自去产能、去库存,数据显示,1月份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4.6%,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1月份官方和财新制造业PMI双双低迷,专家普遍认为,这与季节性因素和国内外经济持续放缓下需求偏弱有关。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来自去产能、去库存,数据显示,1月份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4.6%,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从中长期来说,供给侧改革利好中国经济,但短期的阵痛却在所难免。
今年刚刚开局,中国经济就尝到了供给侧改革的阵痛。1月官方制造业PMI降至近三年半低点,财新制造业PMI连续11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下方。持续低迷的制造业数据表明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从中长期来说,供给侧改革利好中国经济,但短期的阵痛却在所难免。分析人士认为,为稳增长,需求侧的管理也不能缺位。
去产能、去库存开始显效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制造业PMI为49.4%,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创下三年半以来新低。
“1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落,表明经济增长仍有下行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说。
同一天公布的财新制造业PMI虽回升至48.4%,但仍连续11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制造业增长前景未有明显改观。
经济学家对此分析,“最近宏观指标显示经济仍在探底过程中,而化解过剩产能之举刚开始显效。考虑到全球市场持续动荡,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很大。”
官方和财新制造业PMI双双低迷,在分析原因时,专家普遍认为,这与季节性因素和国内外经济持续放缓下需求偏弱有关。从历史数据上看,受元旦及春节临近等因素影响,每年1月份制造业生产活动大多有所减少,市场供需放缓。
不过,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来自去产能、去库存。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在解读数据时表示,“在当前化解过剩产能和去库存阶段,部分企业主动减少产量和降低库存。”
这一点在官方PMI分项数据中已有体现。数据显示,1月份,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4.6%,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落;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6.8%,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持续低于临界点。
“产成品库存指数过去四个月累计降幅2.6个百分点,为2013年11月以来最低点,表明市场正在逐步出清。”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钢铁行业是去产能的优先领域,随着去产能的推进,钢铁行业下行态势减缓。统计数据显示,1月钢铁行业PMI虽然仍在50%以下,但明显回升,升幅高达5个百分点。
在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陈中涛看来,去库存活动持续加快,消费品行业PMI高位回升等都是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表明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未变。
这一观点还另有数据支撑。统计局昨日公布的1月非制造业PMI仍保持在53%以上的较高位置。连平认为,随着中央推动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非制造业仍有望实现稳中求进。
需求管理不能缺位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供给侧改革中长期而言利好中国经济,但短期的阵痛在所难免。为稳增长,需求侧的管理也不能缺位。
“从数据观察,目前国内经济并无见底企稳迹象,而去产能可能对经济数据带来更大的扰动,因此央行货币政策有必要进一步宽松。”招商银行资管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说。
刘东亮认为,如果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暂时替代降准,那么至少有必要进行降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和社会融资成本。同时,资本外流压力下,降准也不应中断,未来降准应只是时间问题。
中金公司在最新的研报中也指出,1月官方制造业PMI进一步探底表明,在当前的宏观环境下,政府亟须出台更加果断的需求端管理措施。当下宏观政策的重心应放在需求端管理,这对降低投资风险溢价和减轻资本流出压力将大有裨益。
不过,连平则表示,“去年为稳增长采取了很多总量政策,但持续运用总量工具对结构性问题的调整效果并不见得好,从长期来看会助长通胀和资产泡沫。因此,今年应该采取更多针对性政策,比如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针对供给侧管理,陈中涛强调,针对当前形势,宏观调控要着力于供给侧结构调整与改革,增加有效供给,通过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一方面,加快传统行业调整、转型,使之尽快恢复稳定,减少对经济的下拉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使其在经济转型、新旧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过程中,发挥稳增长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此有过表述。他说,今年要继续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等政策手段,为经济发展营造稳定环境。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