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新型标准体系支撑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
水泥产品是国家基础建设、建筑领域重要的工业材料,水泥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建筑质量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十三五”期间,我国水泥行业欲扬先抑,由“十三五”初期的水泥市场的低迷持续上涨,至2019年水泥行业效益达到顶点,虽然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但总体产量及效益仍看齐2019年,熟料产能利用率也由2015年底的67%,逐步恢复到2020年底的77%左右。随着水泥行业的不断向好,我国水泥行业质量总体稳定,国家和地方监督抽查水泥产品合格率较高,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质量监管手段的丰富倒逼水泥在生产工艺、环保安全、关键设备、质量控制、技术研发上不断创新发展。
“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各领域百花齐放,既顾全大局,又分类治理,遵循行业规律,又充分考虑区域特点,这使得水泥行业的标准体系发展之路走得快又走得稳,为我国水泥产品质量的稳定保驾护航,也为推动水泥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 我国水泥标准体系现状
我国目前的水泥标准体系包括了水泥制造、生产过程添加剂、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过程排放、生产过程消耗、智能制造等六个方面,框架图见图1。每一个方面包括:基础通用、产品标准、方法标准、检测设备和其他相关标准五类。这样使得每一个标准都有唯一标准体系编号。
图1 水泥标准体系框架图
二、 “十三五”期间水泥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发展进展
标准是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依据, 没有标准, 就无从进行生产和管理。高标准的要求可有效地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不仅对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等重要标准进行了修订,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需求,在水泥及原材料检测方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等领域的标准体系逐渐建立健全。水泥行业共完成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14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17项(见表2)。在研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15项,行业标准计划5项(见表3)。涵盖了水泥产品、原燃材料、检测方法、水泥窑协同处置、水泥工艺、热工、环保、安全等多方面,为水泥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
表2 “十三五”期间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表
序号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制定/修订 | 国标/行标 |
1 | JC/T933-2019 | 快硬高铁硫铝酸盐水泥 | 修订 | 行标 |
2 | JC/T2000-2019 | 油井水泥物理性能检测仪器 | 修订 | 行标 |
3 | JC/T 1084-2019 | 中国ISO标准砂化学分析方法 | 修订 | 行标 |
4 | GB/T 39698-2020 | 通用硅酸盐水泥出厂确认方法 | 制定 | 国标 |
5 | GB∕T 38140-2019 | 水泥抗海水侵蚀试验方法 | 制定 | 国标 |
6 | GB/T 39711-2020 | 海洋工程用硫铝酸盐水泥修补胶结料 | 制定 | 国标 |
7 | GB∕T 21371-2019 | 用于水泥中的工业副产石膏 | 修订 | 国标 |
8 | 2017-1268T-JC | 白色硫铝酸盐水泥 | 制定 | 行标 |
9 | GB∕T 39706-2020 | 石膏中SO42-溶出速率、溶出量的测定方法 | 制定 | 国标 |
10 | GB∕T 39701-2020 | 粉煤灰中铵离子含量的限量及检验方法 | 制定 | 国标 |
11 | GB/T 39712-2020 | 快速施工用海工硫铝酸盐水泥 | 制定 | 国标 |
12 | JC/T911-2020 | 建材用萤石化学分析方法 | 修订 | 行标 |
13 | JC/T1088-2020 | 粒化电炉磷渣化学分析方法 | 修订 | 行标 |
14 | JC/T312-2020 | 明矾石膨胀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 修订 | 行标 |
15 | JC/T874-2020 | 水泥用硅质原料化学分析方法 | 修订 | 行标 |
16 | JC/T850-2020 | 水泥用铁质原料化学分析方法 | 修订 | 行标 |
17 | 2018-0403T-JC |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 | 修订 | 行标 |
18 | 2018-0404T-JC |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 修订 | 行标 |
19 | 2018-1964T-JC | 3D打印水泥基材料界面结合强度试验方法 | 制定 | 行标 |
20 | 2018-1965T-JC | 磷酸镁水泥 | 制定 | 行标 |
21 | 2018-1986T-JC | 硫铝酸钙改性硅酸盐水泥 | 修订 | 行标 |
22 | 2018-1987T-JC | 石膏矿渣水泥 | 制定 | 行标 |
23 | 20181772-T-609 |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相分析方法(XRD法) | 制定 | 国标 |
24 | 20181773-T-609 | 室内装修用水泥基胶结料 | 制定 | 国标 |
25 | 20181978-T-609 | 水泥胶砂抗冻性试验方法 | 制定 | 国标 |
26 | 20184208-T-609 |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及污染土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 制定 | 国标 |
27 | 2019-0341T-JC | 中国ISO标准砂粒度检测方法 | 制定 | 行标 |
28 | 2019-0355T-JC | 水泥胶砂强度自动压力试验机 | 修订 | 行标 |
29 | 20190743-T-609 |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 修订 | 国标 |
30 | 20194089-T-609 | 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 | 修订 | 国标 |
31 | 20201514-T-609 | 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 | 修订 | 国标 |
表3 “十三五”期间在研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表
序号 | 标准项目编号 | 标准名称 | 制定/修订 | 国标/行标 |
1 | 20192021-T-609 | 水泥胶砂氯离子扩散系数检测方法 | 制定 | 国标 |
2 | 20192022-T-609 | 钢渣硅酸盐水泥 | 修订 | 国标 |
3 | 20192023-T-609 |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修订 | 国标 |
4 | 20193109-T-609 |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 修订 | 国标 |
5 | 20194087-T-609 | 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 制定 | 国标 |
6 | 20194088-T-609 | 水泥生产电能能效测试及计算方法 | 修订 | 国标 |
7 | 20194085-T-609 |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 | 修订 | 国标 |
8 | 20194086-T-609 | 水泥胶砂抗碳化性试验方法 | 制定 | 国标 |
9 | 20200708-T-609 |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电炉磷渣粉 | 修订 | 国标 |
10 | 20201513-T-609 | 水泥氯离子固化率检测方法 | 制定 | 国标 |
11 | 20203721-T-609 | 水泥净浆粘度测定方法 | 制定 | 国标 |
12 | 20204801-T-609 | 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 | 修订 | 国标 |
13 | 20204802-T-609 | 硅酸盐水泥熟料 | 修订 | 国标 |
14 | 2020-0223T-JC | 水泥胶砂耐磨性试验方法 | 修订 | 行标 |
15 | 2021-0129T-JC | 水泥和混凝土用脱硫锰渣 | 制定 | 行标 |
16 | 2021-0130T-JC | 水泥和混凝土用粒化碳素铬铁渣 | 制定 | 行标 |
17 | 2021-0131T-JC | 海工低热硅酸盐水泥 | 制定 | 行标 |
18 | 2021-0132T-JC | 高温固井硅酸盐水泥 | 制定 | 行标 |
19 | 20210785-T-609 | 水泥胶砂保水率测定方法 | 制定 | 国标 |
20 | 20210784-T-609 | 水泥原材料中总铬的测定方法 | 制定 | 国标 |
2017年中国水泥协会标准和质量专委会制定了《中国水泥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并于2017年3月2日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完成网上注册,注册团体标准代号:CCAS。拉开了中国水泥协会团体标准的序幕。“十三五”期间,中国水泥协会发布标准24项(见表4),包括润滑油系列标准4项,安全管理系列标准4项,涵盖了水泥工艺、安全环保、质量检测、社会责任、仪器设备、管理政策等。已经立项的在研团体标准10项。
表4 “十三五”期间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团体标准清单
序号 | 标准号 | 名称 |
1 | T/CCAS 001-2018 | 水泥企业社会责任准则 |
2 | T/CCAS 002-2018 | 水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 |
3 | T/CCAS 003-2018 | 水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
4 | T/CCAS 004-2018 | 锰(矿)渣化学分析方法 |
5 | T/CCAS 005-2018 | 水泥胶砂强度自动压力试验机验证与综合评价规范 |
6 | T/CCAS 006-2018 | 激光粒度分析仪(湿法)验证与综合评价规范 |
7 | T/CCAS 007-2019 | 水泥产能核定标准 |
8 | T/CCAS 008-2019 | 水泥及混凝土用粉煤灰中氨含量的测定方法 |
9 | T/CCAS 009-2019 | 水泥中水溶性铬(VI)还原剂 |
10 | T/CCAS 010-2019 | 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预处理产品水洗氯化物 |
11 | T/CCAS 011-2019 | 中子活化水泥元素在线分析仪 |
12 | T/CCAS 012-2019 |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气体置换法) |
13 | T/CCAS 013.1-2020 | 水泥企业润滑管理 第1部分:水泥企业润滑管理导则 |
14 | T/CCAS 013.2-2020 | 水泥企业润滑管理 第2部分:水泥企业闭式齿轮油的使用规范 |
151 | T/CCAS 013.3-2020 | 水泥企业汽轮机油的使用规范 |
16 | T/CCAS 013.4-2020 | 水泥企业液压油的使用规范 |
17 | T/CCAS 014.1-2020 | 水泥企业安全管理导则 第1部分:水泥工厂筒仓(库)储存、发运安全管理 |
18 | T/CCAS 014.2-2020 | 水泥企业安全管理导则 第2部分:水泥工厂高处作业安全管理 |
19 | T/CCAS 014.3-2020 | 水泥企业安全管理导则 第3部分:水泥工厂筒型储存库机械清库安全管理 |
20 | T/CCAS 014.4-2020 | 水泥企业安全管理导则 第4部分:水泥工厂场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 |
21 | T/CCAS 015-2020 | 水泥助磨剂应用技术规范 |
22 | T/CCAS 016-2020 | 水泥原料替代用冶金飞灰提锌窑炉残渣 |
23 | T/CCAS 017-2021 | 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等温传导量热法) |
24 | T/CCAS 018-2021 | 水泥用低热值原燃料发热量的测定方法 |
四、 “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国际标准化合作发展情况
我国是水泥产品大国,不仅是生产大国,也是水泥产品、相关生产装备、仪器设备及技术服务的输出大国,在与国际先进组织、国家进行标准化学习的同时,也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标准化合作,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共同进步。
“十三五”期间,由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导,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技术交流、标准比对、文本翻译、标准审议等工作,与蒙古国标准化计量局和蒙古国技术专家经过多次研讨,成功的将8项中国国家标准转化为蒙古国国家标准并成功应用(见表5)。成为中蒙两国建材领域标准化合作的又一里程碑。8项转化标准是双方技术交流、研讨以及现场的调研、探讨和试验比对工作的结晶。通过中蒙标准转化,两国技术人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两国化学分析技术水平,加强了中蒙双方在技术方面的交流和沟通,为两国在标准化其他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8项标准的转化标志着中国建材领域标准首次实现完整的走出去,对于我国的标准走出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表5 我国建材领域8项国家标准转化为蒙古国国家标准
序号 | 蒙古标准号 | 国家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1 | MNS GB 175:2019 | GB175-2007 | 通用硅酸盐水泥 |
2 | MNS GB 176:2019 | GB/T 176—2008 |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
3 | MNS GB 5484:2019 | GB/T5484—2012 | 石膏化学分析方法 |
4 | MNS GB 5762:2019 | GB/T5762—2012 | 建材用石灰石、生石灰和熟石灰化学分析方法 |
5 | MNS GB/T 16399:2019 | GB/T16399-1996 | 粘土化学分析方法 |
6 | MNS GB/T 27974:2019 | GB/T27974-2011 | 建材用粉煤灰及煤矸石化学分析方法 |
7 | MNS GB/T 27975:2019 | GB/T27975-2011 | 粒化高炉矿渣的化学分析方法 |
8 | MNS GB/T 28629:2019 | GB/T28629-2012 | 水泥熟料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化学分析方法 |
五、 总结
“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发展趋势向好、总体质量稳定,行业各方协调共进,行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水泥行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在化解过剩、淘汰落后产能、环保、特种水泥、新技术检测、“两个二代”工艺相关技术推广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理论路线规划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水泥产品质量的稳定离不开完善的标准体系的支持,以政府机构导向为方向,发挥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水泥骨干企业行业集中优势,不断加强水泥标准化工作的力度。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保障了水泥产品的质量安全,质量安全稳定也为推动水泥产品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十四五”发展期间相信水泥行业会再续辉煌,助力国家经济建设发展。
( 中国水泥协会标准和质量专业委员会供稿)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