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多位代表委员:盘活碳市场势在必行

更新日期: 2023年03月13日 来源: 中国能源报 【字体:
摘要: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碳市场始终是各界关注的热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在议案提案中聚焦碳市场,对提高碳市场参与主体活跃程度、推动排放企业降碳、加强碳足迹管理等痛点建言献策。

“石化、钢铁、有色、造纸、化工、建材等工业领域暂未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大量的企业和排放未被纳入履约考核”“‘双碳’工作目前主要由政府主导,参与碳减排的各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不足”“目前碳市场机制主要针对高排放企业,对低排放企业尚缺乏相应的减排促进机制,企业缺乏减排动力和积极性”……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碳市场始终是各界关注的热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在议案提案中聚焦碳市场,对提高碳市场参与主体活跃程度、推动排放企业降碳、加强碳足迹管理等痛点建言献策。

碳交易市场稳中有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五年来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提出,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碳排放交易市场作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一大核心利器,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从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来看,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2019年-2020年)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为1.79亿吨,累计成交额为76.61亿元人民币,交易价格呈现稳中有升态势。至2022年11月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1、2022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征求意见稿),标志着全国碳市场向第二个履约期迈开步伐。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齐鲁石化党委书记韩峰指出,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以来,碳交易市场向好趋势明显,碳排放通过市场调节的功能开始释放,碳交易市场逐渐活跃。

应有序扩大覆盖范围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碳市场是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减排的有效方式,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欧盟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流动性不足,碳价远低于欧盟,难以发挥市场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也难以引起企业对碳减排的足够重视和长远规划。

对此,李书福建议,应扩大全国碳市场参与企业的覆盖范围,完善相关政策,有序分批将重点碳排放行业全部纳入全国碳市场,建议争取在“十四五”期间纳入数据基础较好的钢铁、水泥、有色金属行业,“十五五”期间纳入所有重点排放行业,同时稳步推进非重点碳排放行业纳入碳市场的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指出,碳市场的覆盖范围、行业以及先后顺序是碳市场建设的关键要素,市场主体交易的活跃度是碳市场能否发挥减排效果和作用的关键,这对防止碳泄漏,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实现公平减排,最终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韩峰也指出,我国碳市场交易规模会随着石油、化工、钢铁、建材、冶炼、制造、民航、运输、造纸、印刷等行业的进入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同时,碳市场将成为我国低碳绿色发展的风向标,助力我国加快完成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目标。

加强排放企业碳核算

除了针对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提出建议外,多位代表委员也指出,在全球推动降碳的情况下,加强碳信息披露管理、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统计同样是促进我国排放企业降碳的关键所在,有助于提高我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韩峰认为,应加快推进除发电行业外的碳排放数据统计和核查机制的建立健全,加快建设全国范围内统一规范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不同行业碳排放标准、核算和认证的统一,同时逐步建设全国性的碳监测评估体系,构建全面系统的全国碳市场数据保障服务支撑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则带来了“电池护照”的提案。曾毓群指出,建议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发挥中国产业链完善、应用数据丰富的优势,针对碳足迹、ESG、回收溯源、梯次利用等实际管理需求,研究设计我国电池护照,并将其作为我国电池行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管理工具。

李书福也在提案中称,应加快出台针对商用车的碳积分管理办法,在政策、市场同步推进的情况下,加速商用车的低碳转型升级,不仅有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而且可促进商用车产业全面转型,辐射全价值链。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