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市场>资讯详情

新国标临期对山东水泥市场的影响

更新日期: 2024年05月22日 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 【字体:
摘要:在市场低迷、产能过剩、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随着新规实施临近,山东烟台水泥市场暗流涌动,厮杀成风。

山东烟台低标号水泥市场的厮杀愈演愈烈。

为优化水泥产能结构,促进水泥规范生产,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GB175—2023《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水泥新标准”),将于2024年6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取消复合硅酸盐水泥32.5等级水泥(以下简称“32.5复合水泥”)的新规,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

截至目前,该类水泥产量已占到全国总产量的半数以上。在市场低迷、产能过剩、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随着新规实施临近,山东烟台水泥市场暗流涌动,厮杀成风。

冀东水泥(烟台)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水泥新标准正式实施后,整个行业将停止生产32.5复合水泥,重点生产42.5及以上等级产品。一方面,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提高水泥品质;另一方面,鼓励企业依托现有水泥生产线,综合利用废渣等材料发展高标号水泥,旨在加速向新赛道转型。

也有水泥行业人士认为,去低标(水泥)背后实质是去产能。大量低标号水泥导致市场供需失衡。取消复合32.5水泥,将有利于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粉磨站产能,有助于化解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

5月中旬,记者在山东省烟台市走访时了解到,当地水泥市场并未受到新规临近的冲击。当地水泥产能出现不降反增。

烟台市一家水泥制品企业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水泥新标准对当地水泥市场影响较弱。不过,多数水泥企业还是做好了替代32.5复合水泥生产预案,“所谓替代并非真实产品更换,仅是更改标号,更换包装袋,目的是为换个准合法身份出现。”这位负责人说。

低标号水泥强制退出市场本被看作是去产能有效措施,然而在一些地区却遭遇低标号产能反噬。记者调查发现,通过改标号、换包装,配制项目保持产能;技改、拆除设备“偷梁换柱”维持各自产能,掣肘水泥市场健康发展。

改标号、换包装应对新国标

“改标号、换包装”,对于山东烟台部分水泥企业已不再是秘密。

记者在烟台市福山区、蓬莱区、莱阳市等地走访时了解到,为应对水泥新标准要求,当地部分水泥企业均对外释放出以M32.5砌筑水泥(以下简称“32.5砌筑水泥”)替代32.5复合水泥发展意愿。在他们看来,如要兼顾满足32.5复合水泥退出后部分市场需求,理想替代方案是“只改标号和换包装,无需更新产品”。

此番操作,已成少数水泥企业应对新国标的手段。

莱阳市第四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6月1日起,该企业将通过直接改标号方式,对外推出32.5砌注水泥和22.5砌注水泥,两种水泥实际分别为32.5复合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32.5等级。

记者注意到,通过“换袋子”方式推出32.5砌注水泥做法,早有端倪。

据悉,早在2019年,有水泥企业便推出了32.5砌筑水泥,但在该企业向客户下发的告知书中,标注32.5砌筑水泥所使用的熟料、石膏、混合材品种,与32.5复合水泥所使用的原材料相同。另有水泥企业负责人曾向下游经销商明确表示:“我们的32.5砌筑水泥包装袋里,装的就是以前的32.5复合水泥,不影响使用。”

“目前当地市场中暂未接收到32.5砌筑水泥产品。”烟台市福山区一建筑材料销售门店经理潘海告诉记者,他所代理销售的32.5复合水泥,近期均在正常销售,也并没有接到水泥生产企业停产退市通知。据潘海介绍,臧家庄镇周边聚集有山水、中联、冀东、宝桥锦宏、白洋河、惠源等水泥企业近10家,其中,过半数企业均生产32.5复合水泥。“因涉及多家水泥生产企业,其产品质量存在着明显差异,甚至还存在以次充好销售现象。”潘海说。

2024年1月8日,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示(水泥),共抽查72批次水泥产品,其中3批次不合格。涉及企业分别为龙口万华建材有限公司、蓬莱中海水泥有限公司和烟台市凯鑫建材有限公司。其中,龙口万华建材有限公司和蓬莱中海水泥有限公司提出异议,否认不合格产品为其生产,经调查,经销商涉嫌销售假冒产品。

通过配制项目保持产能

“蚕食”竞品客户市场份额,远不止“狸猫换太子”式的包装替换。

在潘海看来,水泥市场无序竞争,产品良莠不齐,是产能过剩重要成因。

以低标号32.5复合水泥为例,当地传统水泥企业完全可以满足当地需求,且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近年来,烟台市辖区上马多个水泥配制(站)项目,投产后,产能普遍保持在40万吨/年至100万吨/年,这些项目主打产品便是低标号水泥。

与传统水泥企业可生产熟料和水泥(42.5、52.5等级水泥)不同,水泥配制项目是以外购52.5等级高标号水泥等作为原料,通过加工配制出32.5、42.5等级的水泥。

“将高标号水泥转换成低标号水泥,随着水泥配制项目持续涌入,供需失衡加剧。”

记者走访时了解到,自2022年上半年以来,烟台市福山区、蓬莱区、莱阳市等地农村,陆续新建多个水泥配制项目,其中,烟台东亚粉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亚粉体”)年产100万吨水泥配制站改造项目、莱阳市岚天岩建材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水泥配制站项目、蓬莱同三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三建材”)年产100万吨水泥配制项目等三个项目,现均已实现竣工投产,其中,仅莱阳市岚天岩建材有限公司日产水泥达到1000余吨。此外,烟台市泽诚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水泥配制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

水泥配制项目快速推进已招致行业广泛质疑,尽管水泥配制项目未被列入“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含水泥),但在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时,被许可内容为水泥;虽然项目归属的行业类别为水泥制品制造,但实际生产产品仍是水泥;虽然项目无需参照水泥产能减量替代规定建设,但在投产后实际新增水泥产能却不容忽视。

2024年3月28日,山东省工信厅印发《关于对有关规范水泥配制建设和生产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的函》《关于规范水泥配制建设和生产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就水泥配制项目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求各市不得再新上水泥配制项目,暂停办理水泥配制项目立项;已经立项但尚未开工建设的,不得继续实施;已建成投产的要暂停生产、限期整改。

5月10日,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局(以下简称“烟台市工信局”)原材料产业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未接收到上级有关水泥配制项目的文件要求。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