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华新水泥2017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更新日期: 2018年03月26日 来源: 同花顺财经 【字体:

3月26日消息,华新水泥(600801)2017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同比增速增加0.2个百分点;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7.2%,增速低于去年同期0.9个百分点,但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19%,高于去年同期1.6个百分点。

经济增速的提升及基建投资持续保持高增长,保障了水泥需求的平稳,2017年中国水泥产量23.16亿吨,仍处高位平台期。在国家加大大气污染防治、环保督查和矿山合规整治力度、扩大错峰生产区域等政策措施的影响下,水泥价格在恢复后继续上涨,2017年水泥行业实现收入9,149亿元,同比增长17.89%,利润总额877亿元,同比增长94.41%(以上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7年,公司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保督查及错峰生产等方面的政策,着力实施“环保转型、海外发展、电商创新、高新建筑材料拓展”战略,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三个聚焦”为抓手,以创新发展为方向,加快推进环保、骨料、新材料等新兴业务发展,2017年度公司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新高。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消除潜在合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多家工厂的安全审计及其整改复查工作,启动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的创建工作,达标验收后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国内同行业将处于领先地位。强化权证管理,对其中存在的风险逐一排查,实行动态跟踪。有序推进排污许可证申报工作,截止目前,公司所有国内水泥工厂均已获得相应的排污许可证。

严格成本对标管理,优化采购管控体系。报告期内通过进一步强化内部成本对标管理,为各工厂设定水泥、熟料变动成本最优值并作为其管理和考核的目标,促进工厂成本进一步下降。先锋工厂率先实现了窑头+窑尾100%的煤替代燃料的使用,为在公司其它工厂推广、大幅度节约燃料成本积累了经验。严格执行公司三级采购监控体系,提升采购业务规范性。

持续创新营销管理,以差异化竞争策略提升业绩。报告期内公司灵活运用直、分销并举的营销模式,提升渠道活力和终端客户的粘性,全年核心客户销量增长了12%。推进以客户和价值创造为导向的营销创新,精品家装水泥已拓展至武汉、重庆、昆明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以及部分中等城市的市场,全年精品家装水泥销量同比增长36%。

全产业链拓展有效供给能力。报告期内公司获得西藏山南三期3000吨/日、日喀则二期3000吨/日、云南禄劝4000吨/日和黄石285万吨/年等水泥熟料生产线产能置换项目的建设许可。其中西藏山南三期和日喀则二期项目已开工建设,云南禄劝和黄石产能置换项目将在2018年相继开工建设。环保业务方面,全年竣工项目5个,在建项目9个。年内赤壁100万吨/年、富民100万吨/年骨料项目投产运行,获得长阳、西藏、渠县、开远等200-600万吨/年骨料项目建设的许可。此外,公司根据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与拉豪集团开展技术合作,开始布局拓展保温防渗环保类墙材、砂浆、特殊功能性混凝土等水泥基新材料业务。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优势,在“华新商城”这一电子商务平台基础上,开发了分销系统、华新司机、业务员系统,进一步完善互联网+传统工业的互联网营销生态系统。科技创新方面,全年获得专利授权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获得9项受理通知书。主持和参加了7项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制定,获得国家建材行业技术革新二等奖1项、省级建材行业技术革新一等奖2项。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本公司上市之初,是一家专营水泥制造和销售,水泥技术服务,水泥设备的研究、制造、安装及维修,水泥进出口贸易的专业化公司。近年来,公司通过实施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海外发展战略、环保转型发展战略,增加了商品混凝土、骨料的生产和销售、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环保业务、国内国际水泥工程总承包、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装备与工程承包、高新  建材等相关业务。

公司为中国制造业500强和财富中国500强企业。截至目前,公司在中国湖北、湖南、云南、重庆、四川、贵州、西藏、广东、河南等省市,及塔吉克斯坦、柬埔寨总计拥有190余家分子公司,具备水泥9000万吨/年、水泥设备制造5万吨/年、商品混凝土2380万立方/年、骨料2100万吨/年、水泥包装袋4亿只/年及处置废弃物550万吨/年(含在建)的总体产能。

2017年,水泥业务的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89%,在公司的所有业务中居主导地位。

(二)公司的经营模式。

1、管理模式。

公司按照集团化管理、专业化运营的管理思路,组建了集团总部-事业部-分子公司组织架构,形成权责明确、运转高效、执行力强的集团化运营模式。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的产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组织方式,各分子公司以所在区域需求为导向制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并组织生产。

3、销售模式。

公司实行总部指导、事业部统一管理、直销与分销并重的营销模式。以追求品质为核心,精心做好品牌推广和价值维护,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4、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起了类别采购管理体系,通过类别化和专业化采购管理,实现采用分开,各司其职。

公司分子公司生产所需原燃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等均通过总部标准化、流程化采购招投标平台进行集中采购,公开透明,提升效率并降低采购成本。

(三)水泥行业情况说明。

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工程等大型基建项目,以及城市房地产开发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用建筑建设。

自1985年起,中国水泥年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水泥需求自2014年见顶回落,水泥行业进入到全面产能过剩阶段。从2016年开始,政府开始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继续深化。2017年,国家加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的力度、开展全国性的环保督查和矿山合规整治、扩大错峰生产区域,中国的环境质量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此过程中部分落后水泥产能退出了市场,中国水泥行业供求关系得到阶段性的改善,水泥价格合理回升,从而带动了水泥行业景气度的回升。

年初工信部印发《钢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旨在通过严禁新增产能和结构调整,改善行业的供需关系,这有利于水泥行业的中长期发展。但水泥行业去产能还面临严峻的形势,任重而道远,行业的健康发展依然受制于严重的产能过剩。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始创于1907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百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始终坚持管理和技术创新,科学发展,一直为中国建材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集团之一,在行业中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实力。

报告期内,公司准确把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经营业绩大幅提升,资产结构进一步改善。通过科技创新,推进环保、骨料、高新建材等新业务发展,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1、规模及完整的产业链竞争优势。

公司通过规模效应降成本、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发挥全产业链的优势,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公司自上市以来,通过持续的并购和投资新建,已在国内10省市及中国邻近的塔吉克斯坦、柬埔寨,形成了近9000万吨的水泥产能规模。同时,公司积极倡导并践行“理性竞争、整合优化、环保转型”的发展理念,依托水泥主业,稳健发展混凝土、骨料、水泥装备与工程、新型建材及依托水泥窑进行协同处置的环保产业,在行业内较早实现了纵向一体化发展,具备了上下游一体化的协同竞争能力。

2、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技术研发专业团队,在行业中始终保持着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目前不仅拥有成熟的水泥生产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运行、“交钥匙”的工程总承包能力,还具备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技术开发及其工业化生产的产业转换能力。

公司是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获奖企业。截至2017年底,公司拥有源于生产实践的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93项。

报告期内,公司被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17中国企业最佳实践”;在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创新发展大会上,全资子公司华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获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创新突出贡献奖,武穴公司和秭归公司被评为中国水泥工业水泥窑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3、商号和品牌优势。

公司拥有的“华新堡垒”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是中国最老的水泥生产商标之一,百年老字号商号和品牌在业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与认同度。

2017年,公司以378.6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90位,相比上年品牌价值增幅达到25%。同时,公司连续3年跻身《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178位,较上年提升2位。此外,华新水泥还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370位,湖北百强企业榜第33位。

4、产品品质优势。

公司为全国“质量标杆”企业之一,是国内水泥行业中首家通过GB/T19001—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全部15个水泥品种均为国家首批质量免检产品,水泥产品在全国水泥质量评比中始终名列前茅。公司的水泥产品在人民大会堂、武汉长江大桥、京珠高速公路、青藏铁路、三峡大坝等众多国家标志性建筑及特大型工程项目中赢得广泛赞誉。

四、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宏观经济预测。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继续体现的一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打赢蓝天保卫战。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中国GDP增长速度为6.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中国经济仍坚持以“稳中求进”为发展总基调。

2、水泥行业发展展望。

(1)需求保持稳定。

中国城市化率仍处于快速增长之中,这是水泥需求的刚性支撑,而在中央“精准扶贫”的号召下,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有望继续维持高位,预计2018年中国水泥总体需求不会出现大幅变动,依然处于高位平台期。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持续深化。

依据国家环保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国家将继续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整治的力度,错峰生产的省市和地区将进一步扩大。依据工信部《钢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文件精神,2018年,“去产能”将成为主导中国水泥行业的主旋律。水泥行业遏制产能过剩的手段将从当前统一错峰生产转向错峰生产、产能淘汰和兼并重组并举,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3)产品及服务升级是大势所趋。

中国水泥产品中约50%为32.5及以下等级产品,52.5及以上产品仅占不到1%的消费量,产品结构失衡影响了延伸产品的质量,淘汰低标号水泥迫在眉睫。研发低碳水泥、生态水泥、干粉砂浆等水泥基新材,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满足市场新需求的时代要求。

(4)绿色发展。

虽然中国水泥行业的能耗控制水平已相当先进,但由于庞大的产能规模带来了相当大的能耗和排放,在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下,国家和地方政府将出台更加严格的排放、能耗控制标准,因此“去产能”是实现行业能耗和排放总量下降的核心手段,行业内一大批资质不合格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退出市场。

(5)水泥价格恢复性回升,行业盈利达到合理水平。

随着去产能、严格大气污染防治管控、错峰生产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和措施的逐步落实及行业集中度的提升,2018年中国水泥价格依然可能维持在合理水平,行业效益有望继续改善。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18年,公司秉承“安全第一、客户至上、结果导向、诚实守信、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创新促发展,以转型促增长,通过实施水泥与环保结合的转型战略、水泥业务的海外发展战略、传统工业+互联网的创新战略、以及高新建筑材料的业务拓展战略,在进一步做强水泥主业的基础上快速推进骨料产业的发展,加大环保、水泥基新材料等方面的创新研发和市场拓展力度,实现水泥、骨料、环保、水泥基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公司的经营绩效和市场竞争力。

(三)经营计划。

1、2017年经营计划完成情况。

2017年,受公司产销规模增长及生产经营大幅改善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89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4.44%,完成年度预算的115%。其中:水泥及熟料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136%;混凝土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104%;骨料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139%;环保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122%。

2017年,公司实际总体投资的预算完成率为68%。2017年末,总资产规模为305亿,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6.87%。

2、2018年经营计划。

2018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15亿元,与2017年实际208.89亿元相比上升2.9%。

2018年,公司资本支出计划投资37亿元。其中水泥业务资本支出28.3亿元,骨料业务、混凝土及其他业务计划投资5.5亿元,环保业务资本支出3.2亿元。

2018年,公司总资产预计约313亿元,预计资产负债率约56%。

为实现上述经营目标,公司将采取下列举措:

(1)强化生产运行管理,拓展采购增值服务。充分借助公司的“优化项目库”,制定针对性的成本改进方案,确保工厂实际成本达到成本标杆值。持续实施直供电、系统优化改造、提高替代能源使用量等举措,确保能源成本的下降。进一步加大与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的战略合作,提升直供煤炭采购量。提升华新网上直购平台采购效率和覆盖率,降低采购成本。

(2)深度优化华新商城功能,提升客户购买便捷性,逐步构建“互联网+”的营销生态圈。

持续巩固和拓展精品家装水泥市场,研发和试点推广民用结构水泥,进一步发挥公司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的优势。

(3)加快项目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按计划推进西藏山南三期、日喀则二期、黄石及禄劝等产能置换水泥项目的建设。加快骨料项目建设,保证长阳、西藏、渠县、开远、华坪和郴州等骨料项目的投产运行。实现长山口等生活垃圾、十堰和株洲等多个危废处置中心环保项目的投产运行,进一步完善公司环保产业布局。按计划推进重庆、黄石等地特殊功能性混凝土、砂浆等水泥基新材料项目的建设。

(4)严格按照“轻资产、高效运营”的资本支出管理理念,精确制定资本支出预算,加强资本支出过程控制及效果评价。严控各项费用支出,降低销售、管理费率。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带来的经营风险。

2017年,在国家加强环境保护和环保执法力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去产量政策的引导下,水泥价格恢复性上涨,行业景气度回升。但水泥行业去产能的新政策刚刚颁布,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未有根本改观。若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执行不到位,去产能的措施落实不到位,则产能过剩还会引起恶性竞争、水泥价格下滑的风险依然存在。

应对措施:(1)坚决落实国办发〔2016〕34号文及各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文件,展示大企业应有的坚决执行态度,推动经营业绩稳步增长。(2)加强对市场趋势研判,坚持“一区一策、一厂一策”的营销思路,通过提高和稳定市场份额来稳定工厂运行,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3)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优化营销业务管理制度和系统流程,逐步构建“互联网+”的营销生态圈,增强与客户的联系,提升客户购买便捷性。(4)聚焦差异化竞争策略,通过巩固和拓展精品家装水泥市场、研发和试点推广民用结构水泥等途径,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能源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水泥产品中煤炭、电力等能源消耗的购置成本占产品综合成本的比例平均为60%左右。

近一两年来煤炭价格波动向上的趋势明显,未来若能源价格由于政策变动或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公司将面临生产成本增加的压力。

如水泥价格不能与能源价格同步上涨,将对公司的盈利产生负面影响应对措施:(1)持续实施成本对标管理,找准短板和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成本改进方案,逐步缩小与成本标杆值的差距。(2)通过严控球耗、油耗、耐磨耐热件、电耗、热耗等各项消耗,持续实施直供电、系统优化改造等举措,降消耗、稳运行,实现动力成本的持续下降。(3)进一步加大与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的战略合作,提升直供煤炭的采购量。(4)持续推进替代能源使用技术的进步,提升替代燃料的使用量。

3、严格环境管控将加大成本上升的风险。

水泥行业为环境负荷较重的行业,近年来国家对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环保排放控制越来越严厉,部分省市政府已要求区域内水泥企业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尽管公司目前环保指标均达标,但在全民呼吁改善环境质量的的新形势下,未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可能制订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公司面临的环保生产成本压力将加大。

应对措施:(1)高度重视环保排放管理,做好日常生产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确保各项环保排放指标达到国家及地方法规要求。(2)持续做好清洁文明生产,加大投入,努力打造“洁、绿、亮、美”的花园式工厂,让工厂成为其所在地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积极贡献者,赢得当地政府、客户和周边居民的信赖。

4、海外业务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海外业务所处的塔吉克斯坦水泥市场,前期经历了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价格大幅下滑的局面,但仍有新的进入者试图进入该国市场。柬埔寨水泥市场2018年也即将因新的产能投产而可能进入到产能过剩局面。

应对措施:(1)在塔吉克斯坦市场,一方面推进塔吉克国内水泥行业“去产能”,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其周边国家的出口渠道,通过“内稳”与“外拓”齐头并进,逐步恢复水泥价格。(2)针对柬埔寨国内新增产能的面市,公司通过巩固在主、核心市场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份额,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最大程度化解新增产能的冲击和影响。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