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雷前治:中小水泥企业的退路与出路

更新日期: 2008年12月15日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在中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刻,由工信部中小企业司牵头,中国企联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水泥协会协办的中小水泥企业论坛,专题讨论中小水泥企业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和及时的。当会议通知在数字水泥网挂出去以后,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对这次会议都非常关注,许多大企业不断来人来电话讯问会议有关情况,他们希望能把淘汰落后作为本次会议的主题,他们认为今年以来,全行业完成投资800亿元,已经开工建设的PC窑238条生产线,这些投资的根本驱动因素是希望填补国家明令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市场空间,如果这个预期落空,不仅是投资难以收回,企业的资金链也会出现风险,后果不堪设想。来自60家重点企业以外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报怨:国家只是公布了淘汰目标,具体政策迟迟没有到位,企业进退两难,他们期待这次会议能为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支持中小水泥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出一些可操作的政策措施。

    中国水泥协会一定密切配合,发挥好桥梁与纽带作用,做到下情上报不截留,上情下达不走样。

一、我国水泥工业的现状

    1、现状

    2007年,中国有水泥企业5028家,比上年减少182家;产量13.6     亿吨,比上年增长9.68%;国内消费水泥13.3亿吨,人均消费1000公斤;实现利润251亿元,吨水泥实现利润18.46元;出口水泥与熟料3,300万吨,约占世界贸易量的30%。把中国水泥工业放到世界水泥行业进行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总量大。2007年,世界水泥产量约27.7亿吨,中国占49%。

    二是发展快。进入本世纪以来,7年间平均增长12.54%,尤其是PC窑,到2007年末,已经建成投产的有802条生产线,熟料产能6.2亿吨,平均增长38.34%(见表1)。

    三是生产集中度低。虽然前10强的生产集中度从2000年的8%提高到2007年的20%,出现了一批像海螺、中国建材等特大型企业,新型干法窑熟料产能超过1000万吨的企业已经有11家,但企业数却从2000年的4602家增加到2007年的5028家,企业平均规模仍然只有27万吨。即使是新型干法窑企业,前10强的产能也仅占30.28%(见表2)。

    四是经济效益差。2007年利润总额虽然创历史新高,但吨水泥创造的利润不仅比海螺低20%,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五是发展不平衡。一是生产和消费。2007年全国人均消费水泥已经达到1吨,其中人均消费水泥超过1吨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广东、

    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天津等,上海市超过2吨。其余地区都在1吨以下,而黑龙江、贵州等地区还不足500公斤;二是新型干法产能的地区差异更大,浙江人均熟料产能高达1300公斤,而黑龙江、贵州、四川等地尚不足200公斤。

    2、面对世界金融风暴的挑战

    世界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何时见底?经济学界众说纷纭,中国政府计划投资4万亿人民币救市计划获得全球的尊重。在今天,各地各部门都纷纷行动起来,据11月24日中央台报道,江苏百企千亿元项目同时奠基;11月25日中国建材报报道,浙江省今明两年投入3500亿元扩大内需;11月25日中央台报道,交通部将推出1万亿元的建设计划,到今天为止,中央加地方计划投资已经超过10万亿元,这对水泥行业无疑是个福音。所以,我对中国水泥市场需求的增长始终持乐观态度,但期望还有较高速度的增长显然是不现实的。

    今年水泥产量增长速度逐月回落,全年平均增长速度预计在2%左右,产量14亿吨左右,这主要还是国内宏观调控的结果。世界金融海啸对中国水泥市场的直接影响不会太大,但需求下滑尚未见底,而今年新建成投产的PC窑预计有78条生产线,新增熟料生产能力1.1亿吨,今年已经开工建设,预计到明年投产的PC窑还有130条生产线,新增熟料生产能力1.3亿吨,到明年末,PC窑熟料总产能将达到8.5亿吨,大部分省区水泥供需基本平衡,有的地区将会出现过剩甚至严重过剩。

    今年1-10月出口水泥与熟料2264万吨,全年预计  2717  万吨,比去年下降3个百分点。明年国际水泥市场不容乐观,出口将会继续下滑。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