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06国际水泥大会在北京召开

更新日期: 2006年10月24日 【字体:

      10月24日上午,由中国材料科工集团和国际水泥会议组织(INTERCEM)联合主办的2006国际水泥大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隆重开幕。此次会议经国务院批准,并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中国水泥协会支持。

      出席这次大会的政府和有关方面的领导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欧新黔,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淑和,国务院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韩修国、乔龙德,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蒋明麟,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水泥工业节能、环保与持续、和谐发展”,大会将对世界水泥工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世界水泥工业技术的最新发展,中国水泥工业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水泥企业跨国投资与合作发展,能源趋势与水泥工业发展,环境保护与水泥工业发展等议题进行认真探讨与充分交流,从而推动世界水泥工业的良性发展。

      国际水泥大会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水泥行业峰会。大会吸引了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水泥界专家、学者、企业家与会。期间将邀请中国政府领导人和国际水泥界知名企业高层人士作专题演讲。同时还将举办国际水泥技术研讨会和水泥技术装备展览。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大会交流、宣传展示、项目投资洽谈等活动使与会者沟通互动,广交朋友,建立与国际水泥同行稳定的信息交流平台。

      2006国际水泥大会是继2003年北京国际水泥大会成功举办之后在中国举行的又一次国际盛会,本次大会再次在中国召开,可以使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水泥工业发展,中国也更加了解世界水泥市场需求,为中国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机遇,也将对中国水泥工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闻链接:
      国际水泥大会的重要组织者——国际水泥会议组织(INTERCEM)成立于1985年,是致力于促进水泥及其相关产品贸易、运输和装卸发展的国际会议组织。迄今为止,国际水泥大会已在20多个国家或地区举行了国际水泥大会,与会代表涉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次大会内容都由主办方和INTERCEM专家进行精心组织、设计和安排,会议演讲者来自世界水泥工业界高层人士,与会人员在此可获得行业最新动态。国际水泥大会是国际水泥行业的一个主要国际会议,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水泥行业峰会,在水泥界享有很高声誉。它超过一般会议范畴,被认为是世界水泥界群英会。
    
      中国材料科工集团已经两次担纲国际水泥大会的中方主办方。中材料集团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建材技术装备和工程建设业、非金属材料业及非金属矿业的科技型企业集团。

      近几年,中材料集团的水泥工艺技术、装备和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上世纪末期,中材料集团水泥技术设备工程业已开始走向国际,近几年,水泥工艺技术、装备和工程建设已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世纪之交之际,中材料集团首次在欧洲发达国家以工程总承包形式实施整条生产线的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成功地经受了高标准要求的考验。此后,中材料集团水泥技术装备工程业以较快的速度走向国际,目前已经活跃在全球各主要地区,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成功在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及中东、独联体国家等地实施项目的工程总承包,合计合同总额已达几十亿美元。2005年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已达20%以上,进入世界同行业先进行列,已逐步成为国际知名度很高的企业。中材料集团的生产过程余热回收利用、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成熟、可靠、高效;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废弃物转化为水泥生产资源、降低烟气和烟尘排放等技术都已取得重要进展,可以相信中国水泥工业节能和环保技术不仅为中国,而且也将为世界水泥工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近几年,通过主办国际水大会,随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中国材料科工集团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并在海外实施水泥项目工程建设中享有了很高的声誉。企业不断签约海外项目,拿到海外水泥熟料生产线工程设计与成套设备合同、工程总承包合同,国际水泥大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材料集团为本次国际水泥大会的召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们为大会设置了几十个展位汇集国内外水泥先进技术设备及产品进行集中展示。

来源:数字水泥网在会议现场报道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