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湖南民企生存现状大调查

更新日期: 2010年07月19日 作者: 王慧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在大企业强势推进的竞争夹缝中,民营企业何去何从?继续发展推进?寻求好的买家?抑或是黯然退出?湖南水泥正在自东向西经历着变革,民营企业心态不尽一致。

    大企业的办公楼设计常常是规矩而雷同的,入口的门厅上镶贴着公司名称,楼梯尽头就是四四方方、工工整整的办公室,可能是为了考虑各地分公司的统一性。倒是常常有些民营企业在建筑风格上偶有胜出。办公室主任谢万葵正坐在良田水泥的会客厅里,透明的落地窗在二楼阳台突伸出去,把会议室围成了一个明亮的半圆,窗外就是树影婆娑的法桐。

    “我们的市场压力很大,”停顿一下他又补充道:“规模越大,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精致的办公楼透露出良田水泥曾经的红火光景,而这个身处郴州市苏仙区的民营企业也确实在一段时间内代表了当地水泥的最高水平。这个始建于1987年的水泥厂是一路从零开始、自筹资金滚动发展而来的。在此后的17年中,一直积极相应国家号召,为使自己摆脱民企固有的规模小、水平低的通病而努力做大做强。

    1992年水泥市场行情见好的时候我们也赚了一些钱,为了顺应国家淘汰落后的形势,就通过92、93、94年的三期技术改造把产能扩大到了60万吨。2004年又响应号召投资了2.6亿进行新型干法生产。”2009年在国家4万亿的刺激下,水泥行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没有片刻喘息的良田水泥“骑虎难下”,在去年年底又新建了一条日产2500吨的生产线,即将于今年8月份投产。

    但是这条为了“做大做强”而上马的生产线却给良田带来了沉重压力,因为如今的湖南已经成了又一个水泥大腕的云集之地。包括中建材、中材、海螺、冀东、华新在内的大企业汹涌而来,政策的支持、资金的充裕以及多处布点的精心谋局,一下子把良田水泥这些本土民营企业多年积累的市场领地打破并重新分割。一时间,民企们纷纷技改、建线,争取在短时间内把自己武装起来。数字水泥网整理的“十一五”之后大水泥企业进驻湖南省的进程显示:2007年8月,中建材与湖南省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07年9月,中材与湖南省委签定战略合作协议;2007年12月,华新与郴州北湖区签订合作协议;2009年5月,海螺与祁阳县签订协议;2009年8月,华新与冷水江签订投资协议……

    就像工业革命时代现代化工厂取代手工式作坊一样,技术来了、市场经济来了,而竞争,更是不可避免地来了。

    并购已成大势所趋

    “我们怎么拼得过大企业?根本就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像中建材,要并购哪个本土企业都是直接和地方政府谈,再加上他们的资金、规模、政策扶持上的优势,你抵挡不了。”张家界巨日水泥的总经理施培进这样分析着自己企业目前所处的形势。浙商出身的他显然对市场危机有着更敏锐的嗅觉:“卖是早晚的事,只是价格必须得合理。”实际上,此次数字水泥网湖南调研所走访的民营企业中,90%以上都表示“有相关企业来谈过并购意向”。

    看来,靠大靠强对于民营企业是大势所趋,剩下的就只是价格问题了,而价格的重点往往放在区位优势这类无形资产上。“设备不好可以换,工艺不好可以提高,甚至人才不够都可以输入,但是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南方水泥某位多次负责过并购案例的高层说。正因为如此,有些企业会因为占据了很好的区位优势而卖个好价钱,有些企业则可能因为布局不好把自己砸在手里。这位高层还同时讲述了一件颇富喜剧色彩的小故事:曾经有一家民企得知南方水泥将在此区域内并购布点后,立刻上马一条日产4500吨的生产线,以加大自己的谈判筹码。这种盲目上线的做法让南方水泥哭笑不得:“海螺就在他们边上!”

    中国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是整合湖南民企的主力军团。有了整合浙江水泥的成熟经验,中建材在湖南的并购大规模地展开。在这场央企军团和地方企业的博弈中,民营企业再一次体现出“商机随处可见”的狡黠。“从市场的角度看,有人买就会有人卖。有些没什么区位优势的小水泥,为了卖一个好价钱而拼命上线,为了投资而投资。这种不考虑设备质量、合理布局的企业,收了对我们也是个麻烦。”浏阳南方水泥董事长廖志强如是说。

    民企的小九九

    其实大部分民企往往在某一方面有特殊优势,否则他们不会在经历了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等一波接一波的政策冲击下存活并发展到现在,比如大部分民企老板都认为自己“在管理上比大企业好控制很多”。

    长沙河田白石是一家有40多年历史的民营企业。去年一年,河田白石原有的2台立窑和一条日产1000吨的生产线一并淘汰,同时又投产了一条日产2500吨的线。省相关部门的领导在实地参观了厂区后很受感动,把河田白石列为当地淘汰落后产能的典范,同时给了一笔不小的淘汰补贴。采访中,董事长吴新年多次向我们强调,那条日产2500吨的生产线是“仅用了8个月零20天的时间”就建成的。同时,河田白石也正卯足了劲在降低生产成本上下功夫,为此吴新年高薪聘请了一位技术专家协助企业做工艺改造研究,目前取得了不小进展。吴新年有信心跟大企业抗衡一段时间,“如果你的成本是300块,那我就能做到280。”

    同样自信的还有衡阳市金山水泥。这是一家由多位本地水泥厂、粉磨站老板合资建成的股份制企业,设计产能为日产5000吨,分两期建设完成。一期工程即将于8月份投产。总经理邹昆明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水泥工艺专业,具有多年粉磨站工作经验的他目前已申请了四项水泥工艺技术个人专利,对自己的粉末工艺很自信:“我能用最少的煤耗做出最细的水泥粉末。”

    恒宇水泥则将民企在大企业夹缝中求生存的灵活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海螺、韶峰的熟料我都用。他们竞争激烈的时候会降价,谁便宜我就用谁的,”董事长周炳炎很坦率地说,“去年我跟韶峰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能保证我熟料的供应不被卡脖子,如果韶峰水泥价格上调我也要跟着调。”大企业谋局布棋的情况下,单点民营企业仅靠粉磨站实现生存是很困难的,因此周炳炎积极向下游商品混凝土甚至房地产拓展业务,实现投资多元化,在即将投产的衡阳市金山水泥中,周炳炎就以23%的出资比例成为金山第一大股东。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